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15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AMU)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高血压组60例,冠心病组45例,分别测定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浓度,分析比较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2.
水生植物蒲草外敷治疗压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水生植物蒲草治疗Ⅱ、Ⅲ期压疮的疗效,扩大蒲草的治疗范围,探求一种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带人压疮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50例。按入院先后分为实验组(蒲草治疗组)和对照组(新洁尔灭酊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生植物蒲草治疗压疮的效果较好,明显优于新洁尔灭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回馈教学法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8月产科自然分娩的106例产妇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产科111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联合回馈教学法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产后6周和产后3个月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1);产后3个月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尿失禁程度、性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联合回馈教学法能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升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437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男184例,女253例;年龄(43±12)岁(19~76岁);左侧355例,右侧54例,双侧28例;混合型211例,中央型147例,外周型79例。对其中358例中央型及混合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行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经导管接触溶栓组)293例,置管前植入下腔静脉滤器32例;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单纯静脉溶栓组)65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4例。以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溶栓并发症、远期通畅率及瓣膜功能情况为指标评价疗效。结果经导管接触溶栓组治疗前、后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分别为(7.02±2.17)cm和(4.59±2.85)cm,单纯静脉溶栓组分别为(6.34±2.09)cm和(3.87±2.82)cm,经导管接触溶栓组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均明显大于单纯静脉溶栓组(P<0.05)。随访(26±6)个月(6~48个月)。经导管接触溶栓组出现穿刺处血肿3例,滤器移位1例,牙龈出血或肉眼血尿4例;单纯静脉溶栓组牙龈出血或肉眼血尿5例。经导管接触溶栓组深静脉瓣膜保存率为(78.2±12.6)%,明显低于单纯静脉溶栓组的(91.1±10.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导管接触溶栓组的远期静脉通畅率为(65.2±15.4)%,单纯静脉溶栓组为(63.8±16.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接触溶栓及外周静脉溶栓均能有效减轻症状,经导管接触溶栓可以缩短病程时间,但增加深静脉瓣膜损伤。  相似文献   
995.
<正>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 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1],且不同的HPV高危亚型其致病力不同[2]。对于HPV感染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IFF患者资料,其中54例行PFNA固定治疗(PFNA组),48例行PFLP固定治疗(PFLP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相较于PFLP组,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年,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FNA与PFLP治疗老年IFF疗效均满意,但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能早锻炼,利于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9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动力是产业,出路是融合。将运河文化与乡村的健康产业有机融合,建设运河文化生态型田园养老社区,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沿线乡村产业的振兴。以地处大运河徐州段的窑湾古镇为研究对象,从运河文化传承与更新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运河沿线地区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围绕“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田园养老环境”展开对田园养老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探讨以健康养老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目的、以特色文旅+休闲农业为支撑的养老社区规划模式的可行性路径,并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的设计思维,引发对田园养老社区及乡村环境生长的综合性思考,为养老建筑的可持续设计和运河沿线宜居乡村建设开拓出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中和高剂量茯苓复合提取物组。低、中和高剂量茯苓复合提取物组大鼠分别给予1.5、3.0和6.0 g·kg-1茯苓复合提取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双蒸水,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FBG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GC、TG、TC、LDL-C和MDA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INS和HDL-C水平及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茯苓复合提取物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FB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GC、TG、TC、LDL-C和MDA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INS和HDL-C水平及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茯苓复合提取物具有降低T2DM大鼠FBG水平、调节脂代谢紊乱和抗氧化的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99.
周福永  蔡志琴  胡金芝 《中国药房》2014,(36):3431-3433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2013年收录的血栓通注射剂致ADR文献报道,对收集到的76例ADR的相关情况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中,59例(占77.63%)在用药30 min内发生,以即发型和速发型过敏反应为主;累及器官/系统以全身性损害(占43.71%)、神经系统损害(占19.21%)、呼吸系统损害(占17.88%)为主;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通过提高药品质量并加强用药过程监测等措施,可避免和减少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对上颈段颈椎损伤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62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根据建立的风险管理流程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预防。结果2004年5月~2011年8月,我科收住因上颈段颈椎损伤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62例,无一例因呼吸机管理和使用不当引发的不良事件和投诉发生。结论对上颈段颈椎损伤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判断和化解能力,减少护理缺陷、投诉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高护士风险管理理念和自主管理意识,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