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2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探讨小剂量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联用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MS-275组(分别用1、2、4、8μmol/L的MS-275单独处理细胞24、48h)、姜黄素组(分别用10、20、40、8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MS-275+姜黄素组(1μmol/LMS-27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单用或联用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S-275和姜黄素单用都能够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杀伤DU145细胞;小剂量MS-275(1μmol/L)+姜黄素(20μmol/L)联用时能够协同杀伤细胞,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细胞48h后,细胞的生存率仅为45.9%;细胞周期检测表明MS-275和姜黄素联用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亚G1峰,提示DU145细胞被诱导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联合用药48h后,细胞内生存信号蛋白激酶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凋亡标志蛋白PARP发生剪切。结论 MS-275和姜黄素联用可以协同杀伤DU145细胞,并通过抑制细胞内Akt和ERK生存信号通路的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只给常规治疗,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口服;取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测定血Hcy水平.结果治疗前AMI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治疗2组血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1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能明显降低AMI患者Hcy水平.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初步筛选不同p53表达型肺癌细胞株对曲古抑菌素A(TSA)敏感性不同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观察TSA处理3种肺癌细胞株(H1299为p53缺失型,H322为p53变异型,A549为p53野生型)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3种细胞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结果TSA对3种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在96h时对A549的IC50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对H1299和H322的IC50(P〈0.05),A549细胞凋亡也明显多于H1299和H322的细胞凋亡(P〈0.05)。3种细胞株HER2蛋白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H322、A549和H1299,与TSA的IC50值之间无相关性。结论TSA对p53不同表达型人肺腺癌细胞株均有生长抑制作用,肺腺癌细胞株p53的不同表达型可能对TSA的敏感性产生影响,而HER2的表达强度不影响TSA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4.
于G0/G1期;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细胞发生明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表明,MS-275作用U266细胞后, PARP发生剪切,导致细胞凋亡;对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STAT3及NF-κB检测结果表明,STAT3,IκB-α发生磷酸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结论:MS-275对U266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与细胞增殖相关的STAT3及NF-κB信号通路被阻断是凋亡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MS-275对人骨髓瘤细胞U266的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MS-27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p21、细胞周期依赖激酶4(CDK4)和NF-κB的抑制蛋白(IKB-α)等的表达,以及凋亡信号通路中caspase-3活化及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情况.结果 MS-275抑制U266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于G0/G1期,呈时间-剂量依赖性.MS-275作用U266细胞48 h的IC50为1.39μmol/L.2 μmol/L MS-275作用U266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64.57±4.09)%;作用36 h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为(87.20±2.83)%;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U266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表明,MS-275作用U266细胞后,survivin和CDK4表达下降,p21表达增加,IκB-α磷酸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caspase-3被裂解活化,其底物蛋白PARP发生剪切,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MS-275可诱导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凋亡,NF-κB信号通路阻断是凋亡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6.
张东  刘长庭  于晓妉  刘岩 《癌症》2009,28(12):1270-1276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通过抑制多种基因或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网络的功能,影响细胞增殖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HDAC抑制剂可能会提高紫杉醇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本研究评价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协同紫杉醇抑制肺癌细胞H322及H1299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322和H1299细胞分别分成4组:(1)对照组;(2)紫杉醇组(TAX);(3)TSA组;(4)以TSA预先作用12h后,再使用紫杉醇的联合用药组(TF)。分别以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PARP蛋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结果:TSA明显增强了紫杉醇对两种肺癌细胞的抑制率。紫杉醇作用96h对H322细胞的IC50由(48.07±26.12)nmol/L下降至(6.34±5.72)nmol/L,对H1299细胞的IC50由(110.6±38.7)nmol/L下降至(63.7±11.8)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7.
马健  赵名  于晓妉  王志红 《癌症》2009,28(5):466-471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是-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药物,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作用。本实验研究HDACi(MS-275)对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S-275作用于U266细胞不同时间后,用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用Westernblot检测Survivin、P21和Cdk4等的蛋白表达,以及凋亡信号通路中Caspase-3活化及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的裂解情况。结果:MS-27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U266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于G0/G1期。MS-275作用U266细胞48h时的Ic50为1.39μmol/L:2μmol/L的MS-275作用U266细胞24h后,G/G,期细胞占66.39%.36h后G0/G1期细胞占89.80%。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S-275作用U266细胞后,Survivin和Cdk4表达下降,P21表达增加,Caspase3被裂解活化,其底物蛋白PARP发生剪切。结论:MS-275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66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8.
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元林  于晓妉  刘晓丹  李秀森  毛宁 《医学争鸣》2006,27(17):1551-1554
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中细胞蛋白表达谱的改变. 方法: 从人骨髓细胞中分离获得MSCs,经细胞表型及多向分化能力测定鉴定MSCs的纯度和功能后,采用定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培养体系,于分化后14 d分别提取未分化细胞及分化后细胞的总蛋白,双向电泳分析,确定蛋白差异点,经酶切后行蛋白肽质量指纹谱鉴定差异蛋白表达. 结果: 双向电泳找到38个蛋白差异点,质谱分析鉴定出23个差异蛋白分子表达. 结论: 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可高通量筛选与MSCs定向诱导成骨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蛋白.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痛(T1DM)病人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以及PAF-AH基因G275A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T1DM病人115例,对照组106例,测定血浆PAF-AH活性,采用PCR-RLFP法测定PAF-AH基因G275A基因型.结果 T1DM患者的血浆PAF-AH活性为(18.95±5.43)nmol/(min·ml);健康对照者血浆PAF-AH活性为(26.65±3.71)nmol/(min·ml),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IDM组G275A多态性位点G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52% vs 22.64%,P<0.05).结论 TIDM患者的血浆PAF-AH活性降低.PAF-AH基因G275A多态性可能与1型糖尿病相关.  相似文献   
90.
不同柴胡组分对大鼠肝毒性与氧化损伤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丽莉  黄伟  于晓  任海勇  孙蓉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8):2364-2368
目的:比较柴胡不同组分对大鼠肝毒性损伤程度和氧化损伤机制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胃柴胡醇提和水提组分,柴胡醇提和水提组分按等生药量计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0.0,5.0,2.5 g·kg~(-1),30 d后观察一般状况,检测肝功相关指标、血中总巯基(-SH)、血和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结果:醇提和水提柴胡组分均可导致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增高,肝脏质量增加、肝体比值增大,血中总-SH含量降低,血和肝组织内MDA含量增加,GSH含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下降;上述变化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加重,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柴胡不同组分均可导致大鼠肝毒性损伤,其途径与过氧化损伤机制有关;且醇提组分的肝毒性损伤程度高于水提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