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6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第四匹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而且与其他慢性病有所不同,饮食和运动治疗等都要由患者院外自己掌握,如果病人不了解治疗要求,不懂得治疗措施,是不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病情的。病人及家属要了解糖尿病,认识糖尿病,积极与糖尿病做斗争。糖尿病患者应当了解:  相似文献   
72.
短期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静注前列腺素 E1 (PGE1 )治疗糖尿病肾病 45例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1例住院患者糖尿病诊断符合 WHO标准。留取 2 4小时尿液检测尿白蛋白 (U ab)定量 3次以上 ,均大于 30~ 30 0 m g/ 2 4h。男 45例 ,女 36例 ;年龄 40~ 81岁 ;病程 5~ 2 1年。 2 2例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余 5 9例为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 2组治疗 (治疗组 45例 ,对照组 36例 )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病程等条件基本相匹配。根据 2 4小时 U ab定量将每组各分为 2个组 :早期肾病组 (Uab定量在 30~ 30 0 m g/ 2 4h) ;临床期肾…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微量白蛋白患者随机分成小剂量肝素治疗组和前列腺素E1治疗组,治疗15d后复查有关指标。结果:小剂量肝素与前列腺素E1皆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者尿微量白蛋白(均P<0.05),治疗后两组间尿微量白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肝素与前列腺素相比,有降低血压、改善血脂(降低TG、TC、LDL-C、VLDL及升高HDL-C)作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肝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疗法。  相似文献   
7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降压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1-2].但在肢体缺血性疾病中,ACEI对血管新生作用却存在争议[1,3-5].我们于2006年5月至2006年6月通过对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给予ACEI治疗,以探讨其对糖尿病缺血性疾病的血管新生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75.
胰岛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7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移植后的临床研究资料。7例患者于移植前病情控制较差,常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我们采用经短期体外培养的人胎胰胰腺组织,行腹膜腔内移植后,6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反应,24小时尿糖定量及空腹血糖下降,每日胰岛素用量移植后比移植前平均减少52.17%。血清 C-肽浓度显著增加,全部患者移植后未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移植物能保持良好的功能,未发生排异现象。  相似文献   
76.
线粒体DNA ND1基因nt3394 T→C突变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线粒体烟酰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NADH)脱氢酶第一亚单位(ND1)基因中339位点T→C突变与我国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无血缘关系的2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以180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老年糖耐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限糖尿病患者,同时以180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老年糖耐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限制性内切酶HaeⅢ消化进行点突变筛选。结果:发现9例患者存在线粒体DNA ND1基因3394位点T→C突变(4.3%),非糖尿病者中仅有1例突变(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线粒体DNA ND1基因中3394位点T→C突变可能与我国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7.
78.
周莹  于德民  刘德敏  李明珍 《天津医药》2007,35(3):189-191,I0004
目的:研究中国天津人群中肌肉糖原合酶基因(GYS1)的XbaⅠ变异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33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包括188例合并高血压者)和116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的GYS1进行XbaⅠ变异筛查,并经测序证实。结果:在334例T2DM患者中未检出XbaⅠ变异A2等位基因。在116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1例A1/A2基因型者,未发现A2/A2基因型者,A2等位基因频率为0.0043,A1/A2基因型频率为0.0086,其频率明显低于国外报道。结论:GYS1的XbaⅠ变异分布存在种族和人群差异,尚不能认为该变异是中国天津人群T2DM及高血压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对伴早期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UAE)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另一组给予二甲双胍750mg/d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AE、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标志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UAE、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因此可能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具有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80.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不仅给社会医疗保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胰岛素抵抗贯穿始终,而胰岛素分泌则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保护残存胰岛细胞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出现,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也随之变化,糖尿病治疗理念亦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