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美国早期预警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增加,新发感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和已有的传染病卷土重来以及食品安全的日益被重视,人类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CE基因I/D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安阳地区99对HDCP产妇及其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血样后运用PCR-RFLP和PCR技术分别对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检测鉴别。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病例和对照组的孕周、文化程度、职业和肥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AGT基因及ACE基因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未发现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ACE基因I/D多态性与HDCP易感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33.
1997—2006年宜昌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宜昌市1997—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发病情况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1997—2006年钩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997—2006年宜昌市累计发生钩体病病例526例,死亡18例,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高发人群为20~50岁年龄组男性青壮年,尤其是田间耕作的农民;高发季节为每年的8—9月;各地区发病不均,以枝江地区平均发病率最高。结论宜昌市1997—2006年钩体病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开展监测工作,警惕因恶劣天气引起的雨水型和洪水型钩体病的暴发流行;加强灭鼠工作,强化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控制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4.
目的:将M oodle互动平台应用于流行病学教学中,评价教学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的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传统课堂与基于Moodle互动平台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依旧沿袭历年的传统课堂教学,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干预组学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两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学生表示将M oodle平台应用到流行病学教学中更有助于他们掌握和运用流行病学知识,认为基于M oodle平台的学习提高了自己交互协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M oodle互动平台可以作为流行病学教学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武汉市登革热传入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登革热传入的风险等级。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法,初步构建武汉市登革热传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优化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系数;利用风险矩阵法评估武汉市登革热传入风险等级。结果该指标体系建立了14个登革热传入风险可能性影响因素指标和6个登革热危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指标。德尔菲法专家权威系数均0.8,咨询结果具有权威性;专家对登革热传入风险可能性及危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79和0.595(χ2=59.478,P0.05),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根据指标总加权评分占最大值的百分比确定发生风险的等级(69.26%)为很可能发生,风险严重程度(49.70%)为中等,武汉市登革热传入风险等级为高危险度。结论建立的风险评估体系可用于武汉市登革热传入风险的评估;认为武汉市登革热传入风险等级为高危险度的结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