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克咳停颗粒对大鼠肌体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克咳停颗粒长期口服用药的安全性。方法:用灌胃法观察大鼠对克咳停颗粒连续口服给药2周和停药后2周肌体发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及严重程度;提供了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损害的可逆性,确定了无毒的反应剂量。结果:克咳停颗粒口服两周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很低,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的最大耐受量为70g/kg。结论:克咳停颗粒长期口服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2.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常规化验、超声检查及腹腔镜手术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手术指标.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193例(腹腔镜手术组),传统开腹手术94例(传统开腹手术组).结果 (1)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停经和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分别为287例(100%)、232例(80.8%)和179例(62.4%).(2)超声检查发现包块257例(89.5%),盆腔积液167例(58.2%),附件区有胚囊或胚囊样结构32例(11.1%),有胚芽或胎心19例(6.6%).尿妊娠试验阳性248例,阳性率为86.4%,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平均为(545.0±231.6) U/L.(3)既往史:有结扎手术史及其他避孕史34例(11.8%),外科手术史43例(15.0%),人工流产史87例(30.3%),肝炎、疟疾、结核病史33例(11.5%).(4)287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4.5±6.7)min,住院时间(4.1±2.7)d,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腹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4h血 β-HCG下降均≥50%.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分别有26例和43例需要输血.2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发热例数和镇痛例数腹腔镜手术组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4.82、3.72,x2值分别为5.53、14.29;P<0.01,P<0.05),但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痛、停经和阴道流血是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血β-HCG联合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异位妊娠的最佳方案;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是输卵管妊娠诊治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方法 3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方案治疗,第1d静脉滴注,每21d重复。CBP常规剂量第1天给药,AUC为5、21d为一个周期。结果 36例可评价疗效,CR0例(0.0%),PR17例(47.2%),SD15例(41.7%),PD4例(11.1%),总有效率为47.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6.5个月,中位生存期(MST)9.2个月,1年生存率52.1%。主要毒副反应为:4例患者出现Ⅲ、Ⅳ级骨髓抑制,其中1例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4.
生物体中除了mRNA、tRNA、rRNA三种我们熟知的RNA外,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它们隐藏于基因组内的信息层,有学者称之为基因组内"暗物质",不可见却执行着新层次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1]。研究者在对非编码RNA的研究中发现了大量具有转录后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如MicroRNAs(miRNAs)、Small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31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品种、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以及严重ADR与新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致ADR发生于男性(62.77%)多于女性(37.23%),且多发生在1 d10岁的儿童(22.94%)与≥61岁的老年(32.47%)群体;231例抗菌药物致ADR中涉及12个类别、44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37.23%),其次是青霉素类(22.51%)与喹诺酮类(20.78%);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96.10%)为首;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9.70%),引起最多ADR的单种药物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6.45%)。结论:抗菌药物致ADR发生涉及品种多、范围广,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照指导原则和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范,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比分析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胆总管结石病例.6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LCBDE组和开腹组),分别行LCBDE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观察两组病例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LCBDE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上等与开腹组比较有明显优势,并发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初步探讨环孢霉素A(CsA)对葡萄膜炎中IL-17+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抽取HLA-B27阳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同时建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加入不同浓度CsA,通过ELISA检测不同浓度CsA对IL-17分泌的影响,通过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CsA对IL-17+细胞活化的影响。 结果:CsA可以有效抑制IL-17的分泌,且随着浓度增高抑制程度增加;但是CsA不影响IL-17+细胞对CD69的表达。 结论:CsA可以通过抑制IL-17的分泌来实现对HLA-B27阳性葡萄膜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初步探讨β-arrestin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 方法:成功建立EAU动物模型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的方法检测β-arrestin1在EAU小鼠脾脏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均提示β-arrestin1在EAU小鼠脾脏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小鼠增高。 结论:β-arrestin1可能在EAU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眼外肌分属第3、4、6对颅神经支配.眼外肌麻痹是临床常见体征,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表现.它的直接结果是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的内直肌、上下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上斜肌、外直肌部分或全部,不全或完全麻痹.产生不同程度的复视、斜视、注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