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质量控制及比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普及,对其各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质量控制及多台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结果的比对试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际一些标准化组织近年相继出台了有关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质控的规范化建议及法规性的文件。在此就有关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质量控制及多台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比对试验,谈谈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5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验医学也不例外,目前计算机技术不仅广泛运用于各种仪器设备中,也逐步应用到实验室的数字化管理和检验医学信息的检索中,因此检验医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息息相关的,本人就计算机在检验医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标本获取、质量保证及参与会诊等多角度入手分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在病原学诊治中的作用,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相互配合,提高临床感染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最佳GM阳性界值及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8例疑似IP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国肺真菌病诊治专家共识分为IPA组和非IPA组,采用ELISA检测患者的血清GM值,分析其不同折点的诊断情况,并根据约登指数选择最佳阳性界值,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基于临床及病理诊断,12例患者最终无法明确诊断,剩余176例患者分为IPA组53例,其中确诊4例,临床诊断+拟诊49例,非IPA组123例;血清GM值在IPA组确诊、临床诊断患者及非IPA组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血清GM值为0.9时为最佳临界值,对应的约登指数最高;由于感染性干扰因素造成结果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则均因检测前使用了抗真菌药物导致。结论血清GM试验为0.9时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并发IPA的诊断效能最高;其假阳性主要由其他菌种交叉反应及半合成青霉素的使用造成,而假阴性结果则主要由抗真菌药物的使用造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MFCM)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分析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为病人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提供依据。方法将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检查到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作为金标准,筛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初诊AML1/ETO阳性AML患者44例,阴性患者44例,收集所有患者实验室信息(主要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采用四格表分别对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诊断AML1/ETO融合基因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比较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检查的诊断效能指标,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AML1/ETO融合基因相关的AML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AML1/ETO阳性AML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AML1/ETO阳性患者均表达CD117、CD34、CD33以及HLA-DR(阳性率100.00%),43例表达CD13(阳性率97.73%),42例表达CD19(阳性率95.45%)。CD117、CD34、HLA-DR以及CD19共表达的阳性率高达95.45%,而在44例AML1/ETO阴性患者中,均无此表型特点。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灵敏度(81.82%vs25.00%),符合率(88.64%vs62.50%)以及阴性预测值(84.00%vs57.14%)明显高于形态学,漏诊率(18.18%vs75.00%)明显低于形态学,特异度(95.50%vs100%)略低于形态学,综合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形态学。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CD117、CD34、HLA-DR以及CD19的共表达是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独特的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56.
巩膜壳包裹羟基磷灰石(HA)填充球制作新型可动性义眼座的手术技巧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陈蔷娟,易敬林,廖洪斐口腔科万腊根人们希望在眼球摘出术后能安装一个活动美观的义眼,这样就要求眼窝内植入填充物。目前采用硅胶球、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制作的填充球,植入...  相似文献   
57.
采用国产羟基磷灰石(HA)研制成多孔网眼状结构的填充球,球体配制了1-2个直径2.5mm,长为10mm或13mm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活动小栓,小栓将于第二次手术后放入HA填充球正前方的轴性中心孔洞内。临床观察18例,随访4-10个月,眼外观整形效果满意,义眼活动度好。  相似文献   
58.
魏丹丹  万腊根  刘洋 《重庆医学》2016,(11):1558-1560
目的:了解强毒性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经鉴定)175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测定菌株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PCR法检测强毒性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的血清荚膜基因(K1、K2、K5、K20、K54、K57)。结果强毒性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32.57%(57/175),主要分布于ICU (28.1%)、呼吸科(10.5%)、消化科(10.5%)、神经内科(10.5%);主要分离自痰液(71.9%)、血液(14.0%)、尿液(5.3%)。药敏结果显示:强毒性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ESBLs检出率高达40.4%(23/57),对第1代至第4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24.6%~42.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不高于14%,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8%、12.3%和14.0%,检出3株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医院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和控制工作,尤其是IC U强毒性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株,治疗该类菌株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但已出现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株,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9.
<正>肺炎链球菌是定植于正常人群鼻咽部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多由鼻咽部入侵肺部、鼻窦、中耳、血流等部位而致病,常见的感染有肺炎、化脓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化脓性脑膜炎等,而由其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较为少见[1-3],2014年12月笔者医院连续收治2起由该菌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致盲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结果病例1:患者女,4岁,因"右眼被桌角磕伤后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方法收集血防站诊治的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各5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和分析血浆凝血功能(PT、APTT、TT、Fg)、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及纤溶功能[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⑴慢血组凝血功能(PT、APTT、TT、Fg)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差异有显著性,纤溶产物D-D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而PLG无统计学差异;⑵晚血组PT、TT、Fg差异有显著性而APTT差异无显著性,抗凝血功能(AT-Ⅲ、PC、PS)和纤溶功能(PLG、D-D)差异有显著性;⑶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凝血功能、抗凝血和纤溶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2、慢血组与晚血组比较:PT、TT差异有显著性而APTT、Fg差异无显著性,AT-Ⅲ、PC差异有显著性而PS差异无显著性,D-D、PLG差异有显著性;3、慢血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凝血功能和抗凝血功能差异非常显著,纤溶功能PLG差异非常显著而D-D差异无显著性;4、晚血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凝血功能除TT差异无显著性外PT、APTT、Fg差异有显著性,抗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差异有显著性;5、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比较:TT、Fg差异无显著性而PT、APTT差异有显著性,抗凝血功能和D-D差异有显著性,PLG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紊乱,且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监测慢血、晚血、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出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