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采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复合纳米纤维素、石墨烯和MnO2,制备石墨烯/MnO2/纳米纤维素柔性电极材料,探讨了在三者不同配比、不同电化学扫描速率和不同电流密度下对柔性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材料的比电容逐渐下降,当扫描速率为10 mV/s时,材料(m(纳米纤维素) : m(石墨烯) : m(MnO2)=3∶5∶2)的比电容达117.5 F/g,当扫描速率为90 mV/s时,比电容降至40.4 F/g;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材料的比电容逐渐下降,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材料(m(纳米纤维素) : m(石墨烯) : m(MnO2)=3∶3∶4)的比电容达112.5 F/g,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降为20.5 F/g;随着石墨烯的减少,材料面电阻增大,当石墨烯配比为50%时,面电阻为15.60 Ω/□,当石墨烯配比为30%时,面电阻增至47.20 Ω/□;材料(m(纳米纤维素) : m(石墨烯) : m(MnO2)=3∶3∶4)循环充放电1次后,比电容为112.5 F/g,循环充放电100次后,比电容为90.9 F/g,表现出良好的充放电及循环使用性能。纳米纤维素对柔性电极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极大影响,当纳米纤维素与石墨烯质量比为5∶5时,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柔性电极材料弹性模量达2184 MPa。  相似文献   
72.
CAR构件编程技术中的自描述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面向对象编程到面向构件、中间件编程,是网络时代编程技术的飞跃。构件与接口数据的自描述,为从二进制级上把接口与实现分离提供了方便,并达到接口可以跨地址空间(或者说可以远程化)的目的。构件及接口数据的自描述是COM的理论基础及立足点之一。CAR构件编程技术深入贯彻了这一思想。论文研究了其相关的设计与实现,并探讨其对网络时代编程模型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面向方面编程与构件技术的结合是开发更加可复用、可扩展的软件的新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通过修改系统架构以及引入新的编程语言实现二者的结合。提出一种将文件划分为构件与方面,利用XML语言描述构件与方面的编织关系,结合构件客器技术与面向方面编程的方法实现构件与方面的运行时编织的方法。新的方法既可以简单方便地描述方面,又有效地扩展了现有系统,原有构件不需要任何改动,就可以直接实现同方面的编织,井确保比较高的运行效率。同时该方法在CAR上的软件工程实践也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提高核桃初加工过程的机械化水平,解决青核桃脱皮过程中脱净率低、破碎率高等问题。方法:设计一种集刮削挤压、滚刷和清洗于一体的青核桃脱皮装置;对青核桃脱皮过程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结合理论力学理论建立青核桃空间受力模型,并对关键系统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转速、对辊末端间距和中心距的取值范围为影响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13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优化青核桃脱皮装置工作参数。结果:青核桃脱皮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转速64.54 r/min、对辊末端间距41.7 mm、中心距9.44 mm,此条件下的核桃脱净率为91.92%,破碎率为4.49%。结论:该脱皮装置能满足青核桃脱皮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