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83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工业技术   4914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828篇
  2011年   6041篇
  2010年   1257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4286篇
  2007年   4012篇
  2006年   3589篇
  2005年   3130篇
  2004年   2633篇
  2003年   2229篇
  2002年   2119篇
  2001年   1653篇
  2000年   1644篇
  1999年   1054篇
  1998年   582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504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464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463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455篇
  1989年   408篇
  1988年   333篇
  1987年   383篇
  1986年   349篇
  1985年   413篇
  1984年   359篇
  1983年   311篇
  1982年   298篇
  1981年   259篇
  1980年   201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106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52篇
  1975年   59篇
  1974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简述了俄罗斯卡奇卡纳尔采选公司多年来为解决所属露天矿的矿岩爆破问题所作的努力,说明引进国外技术是生产所需要的,同时也为国内研制同类产品的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提出了一种NMR测-注-测方法(NMRLIL)来估算多种探测深度时碳酸盐岩井的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以前的方法都是关于怎样利用NMR确定剩余油的,本文的方法包括取心和NMR测井两步操作,接着用加入添加剂的泥浆通过套管下扩孔再利用低频、高频MRIL仪重新测井。NMR取心测量已用于改进测井解释。 本文的方法包括用MnCl_2加入泥浆前、后的NMR测井。顺磁离子(Mn~( ))使得水信号衰减更快,从而可以识别并测得到油信号。泥浆中加入添加剂后,井孔被扩大以保证有大量的添加剂在重新测井之前侵入到地层中。通过对比加入添加剂前后井的NMR测井曲线产生剩余和/或残余油饱和度剖面。 在一口井中用NUMAR的MRIL和斯仑贝谢的CMR两种测井仪器进行测井,两种测井结果除不规则井段外是一致的。 用双探测深度的MRIL仪确定泥浆滤液侵入范围以及被测得的是否是剩余和/或残余油饱和度。在该井的上段,低频(探测深度较大)仪比高频仪显示的剩余油饱和度值要高,两者的差异随探测深度的增加而增至零。 本文给出的新方法已在得克萨斯的两口井得到了应用,用来评价CO_2先导性试验方案在白云岩地层的可行性,已设计了第三口井。  相似文献   
73.
目前浸染状矿石,特别是铜矿石和铜锌矿石,由于矿物嵌布复杂且不均匀,用传统方法(棒磨机和球磨机)磨矿的选择性欠佳,导致浮选时有用组分以连生体和细泥形式大量损失。本文评论改善磨矿选择性的可能性和在此基础上改进选矿工艺的远景。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78.
79.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有许多关于用AVO检测油气响应的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测井和VSP横波数据采集可视为精确校正、标定、模拟以及在一个特殊地质环境中成功应用AVO分析技术的关键信息。纵波测井、横渡测井、井中垂直地震剖面以及表层地震数据可以用于研究主要岩性界面的AVO特征以及含油气带。在研究区域内,岩性界面产生了有意义的极易同第Ⅲ类含气效应相混淆的AVO异常。此外,虽然第Ⅲ类含气效应响应在储层顶部只有2米小的范围内也能反映出来,但主要有经济意义的含油砂岩似乎并不产生AVO含气异常。确定第三系砂岩中AVO含气响应(第Ⅰ、Ⅱ和Ⅲ类型)对检测和确定储集层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过于强调AVO检测气的重要性或在相对振幅剖面上强调振幅的作用,就有可能低估某些区域里的含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80.
在大包耐火衬的设计中增加一层绝热衬,结果在17个月的服役过程中,外壳温度平均降低50℃,提高了安全衬的紧密度,缩短了预热时间,减少了能耗,提高了大包利用率,改善了维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