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71.
针对光伏接入规划中光照强度和负荷大小的不确定性,采用场景分析法依据改进的聚类数量评价指标,在考虑负荷之间相关性的同时减少了规划场景数量。围绕配电网公司和光伏运营商利益协同的问题,充分考虑光伏无功和有功功率对电压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多目标双层优化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优化光伏接入容量,下层考虑光伏接入后的配电网调压策略。对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获得的帕累托解集,提出了选取最优解的评估指标及评估流程,并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73.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分析方法(如MMPP/D/1)的直接基于输入通信量带宽分布和自相关特性的信元丢失率分析方法,应用标值更新模型近似实际输入通信量的低阶统计特性,给出了一个基于马尔柯夫链极限概率的信元丢失率估计公式。该方法可以估计突发级的信元丢失率,而且具有算法简单,计算量小,数值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以液化石油气为代表的混合轻烃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不同,如何对其准确地定量分析和溯源一直是石化行业的分析难题。研制了液化石油气的气体和液体标准物质,通过对比气体标准物质和液体标准物质在充装质量和量值准确性方面的差别,提出了采用活塞钢瓶制备液化石油气标准液体,保证了实际进样分析的相态一致性,提供准确的分析量值,提高了标准物质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75.
通过硅烷偶联剂KH560对木聚糖(xylan)进行改性,采用熔融共混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xylan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含量的xylan和改性木聚糖(s-xylan)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透氧、透湿、透光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氧气透过率在当s-xylan含量为1 %(质量分数,下同)时达到最佳效果,其中拉伸强度较纯PBAT/PLA薄膜提高了11.7 %,氧气透过率比纯PBAT/PLA薄膜的氧气透过系数降低了32.7 %;s?xylan复合薄膜的阻湿能力明显优于未改性xylan复合薄膜,同时复合薄膜雾度随着xyla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爆破扰动作用下充填矿柱的失稳破坏模式及动力学特性,以尾砂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轴压水平,开展不同传递路径、应变率下SHPB冲击试验。研究表明:①相同轴压下,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相近应变率下,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所施轴压梯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轴压为静载强度40%时达到最大动态抗压强度;②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及破坏阶段,弹性模量随轴压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③轴压作用下,充填体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冲击波经不同传递路径或不同角度传递至充填体时,破坏模式仍为剪切破坏,无轴压作用时,充填体破坏模式为劈裂拉伸破坏。④利用ANSYS/LS-DYNA模拟动静组合加载下充填体冲击过程,得到冲击波直接或经花岗岩间接作用于充填体时,最大应力峰值出现时刻基本相同,应力大小差异较大,在充填体内应力波衰减量为20%,经花岗岩间接作用于充填体时应力波衰减量为29%。  相似文献   
77.
Co-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and target agents by endogenous materials is an inevitable approach towards targeted and synergistic therapy. Employing DNA base pair complementarities, DNA nanotechnology exploits a unique nanostructuring method and has demonstrated its capacity for nanoscale positioning and templated assembly. Moreover, the water solubil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modifiability render DNA structure suitable candidate for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We here report single-stranded DNA tail conjugated antitumor drug paclitaxel (PTX), and the co-delivery of PTX, doxorubicin and targeting agent mucin 1 (MUC-1) aptamer on a DNA nanobarrel carrier.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ail lengths on drug release efficiencies and dual drug codelivery-enabled cytotoxicity. Owing to the rapidly developing field of structural DNA nanotechnology, functional DNA-based drug delivery is promising to achieve clinic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