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研究了形变对Ni-Mn-Ga合金马氏体相变及其组织形态的影响,并应用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适当塑性变形后马氏体相变滞后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微观本质。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几乎保持不变,而其逆相变温度则迅速升高,塑性应变导致储存在界面处的弹性应变能的释放是塑性变形提高合金相变滞后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2.
The anomalous Hall effect (AHE) can be induced by intrinsic mechanisms due to the band Berry phase and extrinsic one arising from the impurity scattering.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agnetic Weyl semimetal Co3Sn2S2 exhibits a large intrinsic anomalous Hall conductivity (AHC) and a giant anomalous Hall angle (AHA). The predicted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AHC in this material exhibits a plateau at 1000 Ω?1 cm?1 and an energy width of 100 meV just below EF, thereby implying that the large intrinsic AHC will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against small‐scale energy disturbances such as slight p‐doping. Here, the extrinsic contribution is successfully triggered from alien‐atom scattering in addition to the intrinsic one of the pristine material by introducing a small amount of Fe dopant to substitute Co in Co3Sn2S2.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HC and AHA can be prominently enhanced up to 1850 Ω?1 cm?1 and 33%, respectively, owing to the synergistic contributions from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echanisms as distinguished by the TYJ model. In particular, the tuned AHA exhibits a record value among known magnetic materials in low fields. This study opens up a pathway to engineer giant AHE in magnetic Weyl semimetals, thereby potentially advancing the topological spintronics/Weyltronics.  相似文献   
33.
聚乙烯薄膜光降解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牵拉伸、热重(TG)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了3种可降解聚乙烯薄膜样品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过程中的光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光照过程中母料在3种薄膜中发生引发反应,从而引入羰基;而且羰基指数随薄膜中母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多,母料的加入有利于聚乙烯薄膜降解。随着光照进行,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下降。3种样品在第1周期(24h)后进入衰变期,在第3周期(光照时间72h)后进入脆变期。  相似文献   
34.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得到S32760(022Cr25Ni7Mo3WCuN)超级双相不锈钢凝固过程中的相图,确定了S32760双相钢是FA (铁素体-奥氏体)凝固模式,通过改变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形成元素的含量,确定在不同的化学成分下的热加工性能、Cr2N和σ相析出温度,得到S32760双相钢热加工温度区间随着奥氏体形成元素C、N、Ni、Mn含量的增加而变大,随着铁素体形成元素Si、Cr、M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W对热加工性能没有影响。根据热力学计算,确定了最优的化学成分(/%:0.022C,0.30Si,0.80Mn,25.60Cr,6.20Ni,0.54Cu,3.50Mo,0.54W,0.27N),S32760双相钢最佳热塑性温度为1195℃, Cr2N相的析出温度为1050℃, σ相析出温度为1020℃,热加工区间为145℃,并且通过了后续的现场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35.
针对现有的高压直流输电(HVDC)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可靠性不足且动作延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流突变量比值的HVDC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特定频率下直流滤波器组和HVDC线路中的电流突变量比值的大小识别故障发生的位置。当发生区内故障时,整流侧电流突变量的比值和逆变侧电流突变量的比值均在1附近;当发生区外故障时,整流侧电流突变量的比值和逆变侧电流突变量的比值中必有一个远大于1。仿真结果与现场录波数据测试表明,基于电流突变量比值的HVDC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能够在各种工况下准确快速地识别区内外故障。  相似文献   
36.
采用变径组合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在固/气比(Gs/(ρg·Ug))为0~37.60,通过实验对变径组合提升管内的压力脉动信号及其流型转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气比(Gs/(ρg·Ug)的增加,变径组合提升管内依次出现气力输送(Gs/(ρg·Ug)为0~15.00)、快速流态化(Gs/(ρg·Ug)为15.00~27.00)、高密度循环流态化(Gs/(ρg·Ug)为2700~3760)3种流型。变径组合提升管内压力脉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进料波动产生的全局性压力脉动,主频在0.30 Hz左右;另一部分是由于局部气流扰动,气-固相互作用以及颗粒(团)和颗粒(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局部压力脉动。气力输送流型下,局部压力脉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D5频段(1.56~3.13 Hz),主要由局部气流扰动引起;快速流态化流型下,局部压力脉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D4频段(3.13~6.25 Hz),主要由局部气体与颗粒(团)间的作用引起;高密度循环流态化流型下,局部压力脉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D5频段,主要由局部颗粒(团)与颗粒(团)间的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37.
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3.37eV),具有较高的激子结合能(60meV),室温下激子仍然存在。由于其结构特点及优异的光电性能,ZnO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集成光学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高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但本征的ZnO呈n型电导,p型ZnO的获得因较强的自补偿效应,存在较大困难,限制了其应用水平。针对ZnO目前的研究、就其本征缺陷、p型掺杂以及新型功能器件等方面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8.
目前多回超/特高压直流馈入华东电网,交直流系统之间交互作用及耦合复杂。为了量化表征多馈入直流间耦合程度,提出了多馈入直流系统的交流电压畸变耦合系数。通过计算一回直流内部故障引起其余直流逆变站换流母线交流电压的畸变程度,得到多直流间耦合系数。该耦合系数包含了直流输送容量对交流系统的影响、不同技术路线直流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环节响应特性差异以及直流逆变站之间交流电网的阻抗特性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利用耦合系数提出耦合区域的概念,可用于评估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的风险。以华东电网多馈入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耦合系数以及耦合区域表征形态与实际运行中的情况基本相符,该系数能为直流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9.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mixture of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HTAB) and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NaBr on the corrosion of cold rolled steel in 0.5 M sulfuric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weight loss method and polariz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rrosion of cold rolled steel has been efficiently inhibited by HTAB in the presence of NaBr in sulfuric acid, and inhibi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NaBr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A synergistic effect has been observed for HTAB with NaBr at every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The polarization curves show that the complex of HTAB and NaBr is a mixed-type inhibit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bromide ion in the solution stabilizes the adsorption of HTAB molecules on the metal surface and improves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HTAB.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equation was obeyed at all the temperatures studied. The synergism parameter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weight loss method and polarization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40.
铁磁性Heusler合金Ni2 MnGa是近年开发的磁控制功能材料 ,已发现该材料结合马氏体相变可以产生大磁致伸缩 (磁感生应变 )和磁控制形状记忆效应两种应用功能。用磁悬浮冷坩埚提拉设备沿 [0 0 1]方向生长了组分为Ni52 Mn2 4 Ga2 4 的单晶。室温时沿该单晶样品 [0 0 1]方向加磁场 ,在该方向获得了 - 0 6 %的大磁感生应变。当磁场方向垂直于 [0 0 1]方向时 ,样品在 [0 0 1]方向的磁感生应变值为 0 5 %。同时该单晶样品在室温附近还具有可由磁场增强和控制的双向形状记忆效应。无磁场作用时 ,降低温度 ,样品在发生马氏体相变时 ,在 [0 0 1]方向产生1 2 %的收缩形变。随后升高温度 ,反马氏体相变时样品以同样的应变量膨胀 ,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显示了特有的无需外应力协助的自发的双向形状记忆效应。其温度滞后只有 10℃。如果在样品的 [0 0 1]方向加一个偏磁场 ,其形状记忆的应变量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在磁场为 1 2T时可达 4%。而当磁场转向 [10 0 ]方向时 ,形状记忆的应变可以改变符号。本文指出产生大磁感生应变和磁增强双向形状记忆效应的关键是马氏体变体的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