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将活性剂引入复合粉粒,旨在改变电弧对其的作用属性,以提高堆焊金属的合金化元素量,从而改善其耐磨性。方法 以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作为填充材料,采用自保护明弧焊法制备系列高铬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附属电子能谱仪等手段,研究复合粉粒添加CaCO3含量对其堆焊高铬合金的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CaCO3添加量增大,焊缝的碗形熔深随之消除,堆焊合金的粉粒填充量由43.7%提高到47.5%,熔合比由0.281降低至0.140。这使堆焊合金组织由亚共晶变为过共晶结构,初生M7C3相的体积分数随之明显增加,堆焊合金硬度从55.4HRC提高至62.3HRC,磨损质量损失从54.9mg降低至16.7mg,耐磨性净增加2.3倍,合金磨损方式包括微观切削和显微剥落。高速摄影仪所拍电弧影像和电流电压数据显示,复合粉粒添加CaCO3粉,使其堆焊电弧形态从圆锥形转变变为扁平钟罩形,电弧覆盖面积扩展约2倍。结论 复合粉粒引入CaCO3粉,促使电弧扩展,这不仅提高了复...  相似文献   
42.
偏振片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对偏振片的性能和类型、偏振光产生方式进行了简要说明.详细介绍了偏振片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偏振片的生产工艺和新型E型偏振薄膜等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3.
采用药芯焊丝自保护明弧焊方法制备Fe-17Cr-4C-2V-Mn-Si-Ti多元合金系堆焊合金。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硅对其M_7C_3(M=Fe,Cr,V,Mn)相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硅含量从0.6%(质量分数,下同)增加到2.4%时,初生M_7C_3相由板条状转变为块状弥散分布;其相邻间隔的γ-Fe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硅改变了初生M_7C_3形核前驱体-液态合金化高碳原子团簇的属性而引起其形态、分布和尺寸改变。磨损结果表明,当硅含量从0.6%增加至2.4%时,合金耐磨性先提高后下降,至1.5%时耐磨性最佳,微切削和微观断裂两种磨损机理并存。  相似文献   
44.
采用药芯焊丝自保护明弧焊方法制备了含有11%~13%Cr、3.5%~3.8%C、2.1%~2.3%Nb、0.6%~0.7%B、0%~4.0%Mo (质量分数)且宏观硬度高达65 HRC的耐磨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钼含量对其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钼含量增加,合金组织整体细化,形成了强韧性配合良好的奥氏体+针状马氏体复合基体以及韧性更好的M23(C,B)6+原位析出NbC耐磨相,脆性变态莱氏体Ld′的形成得到明显抑制。此外,湿砂磨粒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适量Mo减小碳化物间隔尺寸及NbC颗粒脱落几率,显著改善耐磨性,但如加入过多,合金磨损机制会变为磨粒显微切削。  相似文献   
45.
Fe—C—Cr—V—B系高铬堆焊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药芯焊丝埋弧堆焊方法制备含有C 1 2%~1 8%(质量分数,下同),Cr 15%~20%,V 2 0%~3 0%,B 0%~1 0%的高铬堆焊合金.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其显微组织及碳化物分布形貌,结果表明:其显微组织由α-Fe+γ-Fe+(Fe, Cr)7C3+ (Fe, Cr)3C+Fe3(C, B)+B4C等组成,加入B4C可显著细化该堆焊合金晶粒,降低α-Fe,γ-Fe基体组织的Cr,V等合金元素的固溶量,使碳化物(Fe, Cr)7C3数量增加且呈弥散分布.另外,考察了B4C含量对高铬堆焊合金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耐磨粒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其相对磨损系数是H25Cr3Mo2MnV堆焊合金的6~17倍,其中碳化物颗粒四周均匀分布的α-Fe等基体组织使其可承受较大的磨粒冲击而不脱落.  相似文献   
46.
利用碳弧堆焊将主要由微/纳米WC粉末组成的合金粉块熔敷在普通碳钢上,在对该粉块进行工艺性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M、SEM、EDS、XRD等测试方法对涂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微米级粉末相比,该粉块焊接工艺性良好,熔敷效率高;堆焊层中WC已经发生转变,堆焊层组织主要为富W碳化物(Fe3W3C)、板状马氏体、共晶化合物和残余奥氏体;焊后堆焊层硬度在63HRC以上,最高可达65HRC,表面硬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47.
龚建勋  关力 《轴承》2001,(6):31-32
通过对高温渗碳钢 (H10Cr4Mo4Ni4V)制轴承外圈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试验 ,确定了该钢制轴承外圈热处理工艺 ,使其产品质量达到技术要求。附图 6幅  相似文献   
48.
碘素偏振片偏振性能优良,但在高温湿热环境中易失效,研究高温碘素偏振片,可扩大液晶显示器的适用范围。文中研究了含Co2 碘素偏光膜,并对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FT-IR光谱表明Co2 可与I、PVA形成络合物,也可与H3BO3、I和PVA形成稳定性更好的络合物,而H3BO3使PVA分子间-OH交联化而稳定发色团I5-。XRD谱结果显示Co2 减小PVA的面间距(10 1),阻碍I5-发色团的迁移和分解,DSC曲线显示Co2 将碘素偏光膜的耐热温度从仅用H3BO3稳定处理的90℃提高到109℃。  相似文献   
49.
采用药芯焊丝埋弧堆焊方法制备含0.8%~1.2%C,7%~8%Cr,0.8%~1.0%Ti,0~1.2%B(质量分数)的Fe-Cr-Ti-B堆焊合金,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其显微组织及相组成,结果表明,该堆焊合金的基体组织由大量铁素体+少量马氏体组成,而硬质相则由(Fe,Cr)3(C,B)+TiB2+TiC+(Fe,Cr)2B+(Fe,Cr)B等构成。另外,考察了碳化硼(B4C)含量对Fe-Cr-Ti-B堆焊合金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TiB2相的Fe-Cr-Ti-B堆焊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磨性;随药芯焊丝中B4C含量的增加,堆焊合金硬度及相对耐磨性先升高后降低,当其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50.
堆焊技术作为制造和再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装备零件的制造或修复再制造,尤其是通过高质量翻新、延寿等技术手段,大幅削减制造新件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综述了目前电弧堆焊中耐磨堆焊材料和设备发展现状、等离子堆焊及激光熔覆堆焊典型工程应用,简述了采用电弧增材作为数字化堆焊技术的大型构件制造及不规则区域修复再制造的研究发展及典型应用。此外,讨论了堆焊行业技术发展对高端堆焊材料、堆焊全周期理论研究和控制系统集成化的需求,为堆焊技术的研究技术改进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