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8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聚硅氧烷改性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共混和共聚两种改性方法制备了不同聚硅氧烷含量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St-BA)共聚乳液,测定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表面性能,吸水率及力学性能,并用SEM对膜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共混改性相比,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具有互穿网络结构,从而明显抑了聚硅氧烷向膜表面的迁移以及两相间的相分离过程,提高了改性St-BA乳液膜的耐水性及耐污染性,共聚改性St-BA乳液膜中聚硅氧烷含量在  相似文献   
82.
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I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乳液的共混改性可以得到一些独特的性能,改性的效果取决于共混聚合物的相容性及其形态结构,也取决于共混乳液的稳定性。本文研究了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的稳定性,聚硅氧烷改性橡胶膜的形态结构、两相间相容性,及其对改性橡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ESCA和SEM结果表明改性橡胶膜中存在明显的相分离,聚硅氧烷在膜的表面富集;通过技枝共聚使苯丙乳液粒子中含有部分聚硅氧烷,或聚硅氧烷乳液粒子中含有部分苯丙共聚物,两  相似文献   
83.
工程塑料受霉菌腐蚀后,不仅外观难看,其性能也会明显下降,因此探讨工程塑料的防霉性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简述了霉菌对塑料制品造成的危害及原因,介绍了能用于工程塑料防霉的4种防霉剂以及测试塑料制品长霉程度的标准,为研究工程塑料防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丙烯体系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探讨了聚丙烯与不同牌号(型别)的三元乙丙弹性体共混后的性能及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按所选定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三元乙丙橡胶的适当含量可以制成具有优良冲击强度和均衡力学性能的共混物  相似文献   
85.
介绍我厂提供给美国UET公司的线材轧辊铸造生产过程,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6.
介绍我厂提供给美国UET公司的线材轧辊铸造生产过程,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7.
介绍我厂提供给美国UET公司的线材轧辊铸造生产过程,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8.
自动变速器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协调控制是提高换挡品质的必要技术手段。分析换挡过程输出轴转矩波动与换挡品质的关系,基于液力变矩器模型设计出输出轴转矩观测器,制定出基于转矩的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策略,在DEUTZ BF4M1013单体泵柴油机和Allison S2000离合器—离合器换挡式液力自动变速器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台架上,进行基于转矩的1-2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体泵柴油机的转矩响应能够满足换挡过程协调控制的要求;基于转矩的换挡过程发动机协调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小输出轴转矩波动,提高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89.
高文信  黄英 《城市勘测》2007,(6):121-124
由于注浆加固软土层是挤密、劈裂、渗透的复合过程,因而采用传统、单一的渗透注浆理论来计算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把软土体看作遵循Tresca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体,同时结合浆液的柱状扩散情况,利用圆筒形扩张理论来计算浆液扩散半径和注浆压力.并以220kV丽江变电所注浆加固地基为例,分析其注浆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
预冷作为储罐运行前最为重要的步骤,能否顺利的预冷对储罐将来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以一台150m3的立式储罐为例,对其建立热力学模型,计算预冷所需时间,并与实际预冷作对比,为制定符合我公司储罐的预冷方案提供模型支持和改进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