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利用电场诱导热转印技术,通过电场诱导热扩散和后续热处理分别在硅酸盐玻璃内部获得了银离子与银纳米晶图形.借助XPS、FT-IR、UV-vis研究了银的扩散、析晶机制.结果发现,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图形膜中金属银通过电化学反应被氧化为银离子,并沿电力线扩散进入玻璃基体,分别以Ag+和Ag0形式占据Na+空位和填充到玻璃网络间隙.后续热处理过程中部分Ag+还原为Ag,银离子通过扩散、成核、析晶为银纳米晶.EPA和HRTEM等分析表明,玻璃内部获得的金属银离子及银纳米晶图形清晰,银含量最高可达24.5%(质量分数),扩散深度>200μm,银纳米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直径为7~15nm.  相似文献   
22.
日用陶瓷的清洁生产与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污染预防的综合措施。本文采用LCA的方法对日用陶瓷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孔梯度陶瓷的制备及生物挂膜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系列孔径分布的孔梯度陶瓷作为一种高效过滤材料。试验表明:这种固定化生物膜处理的孔梯度陶瓷,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挂膜性能好,压力损失小,较高传递速率和介质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24.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P123为模板剂,氰胺为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TiO 2粉体,再经900℃氨气还原氮化得到多孔TiN粉体。通过XRD,SEM,BET,TEM和SAXD等表征粉体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并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粉体颗粒近似球形,为立方TiN相。相比之下,引入P123时所合成粉体中孔径尺寸为10~50nm的介孔数量增加,并存在孔径大小为2~3nm的微小孔道,同时孔道结构有序性有所提高,这有助于提升TiN粉体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未加入P123合成TiN粉体的比电容仅为81F·g -1 ,内阻 R 1为1.1Ω,离子扩散阻抗 W 1为2.5Ω。引入P123合成TiN粉体的比电容提升到95F·g -1 , R 1和 W 1均有所减小,分别为0.9Ω和0.06Ω。  相似文献   
25.
高孔隙率多孔陶瓷滤料的制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漂珠为骨料,以小米或聚苯乙烯颗粒、碳粉等为造孔剂,制得显气孔率为66.43%的高孔隙率多孔陶瓷滤料。通过SEM及性能测试手段,对多孔陶瓷滤料样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微观结构和活化机理作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关键词:高孔隙率,多孔陶瓷滤料,微观结构,活化。  相似文献   
26.
以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镁为前驱体和无水乙醇为氧供体,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纳米粉体,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等表征了粉体晶相、颗粒粒径与形貌及烧结性能。结果表明,在900℃可合成单一镁铝尖晶石纳米粉体,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50nm左右,存在可通过球磨消除的软团聚,在1600℃烧结3h可以得到气孔少、颗粒结合紧密、相对致密的镁铝尖晶石烧结体。  相似文献   
27.
TeO2-BaO/BaCl2系统玻璃的结构和析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TeO2BaO/BaCl2系统玻璃,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等考察了该系统的成玻璃性和析晶性能,探讨了玻璃的网络结构和组成变化对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O或BaCl2的引入能加强碲氧链间连接,促使碲酸盐玻璃中的[TeO4]基团向[TeO3 1]和[TeO3]基团转变,并改变碲氧链的结构及长度.与TeO2-BaO系统相比,TeO2-BaCl2系统成玻璃区域大大扩展,网络结构中键合及基团种类增多,链间的连接加强且链的断裂减少,网络结构趋于均匀,热稳定性好,有利于AgCl纳米晶体析出.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羟基氯化铝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PVA为助纺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多孔γ-Al2O3纤维.通过XRD和SEM分析纤维的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纤维的孔结构参数.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纺丝可直接制备出多孔氧化铝纤维,物相组成为γ-Al2O3,纤维直径约为500?nm,表面存在一定量的孔结构,平均...  相似文献   
29.
以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镁为前驱体和无水乙醇为氧供体,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纳米粉体,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等表征了粉体晶相、颗粒粒径与形貌及烧结性能。结果表明,在900℃可合成单一镁铝尖晶石纳米粉体,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50nm左右,存在可通过球磨消除的软团聚,在1600℃烧结3h可以得到气孔少、颗粒结合紧密、相对致密的镁铝尖晶石烧结体。  相似文献   
30.
首先,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异丙醚为氧供体,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高活性的TiO2凝胶;其次以其为钛源,选用分子量为1 300 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粉体。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表明,与水解法相比,采用非水解法合成的TiO2凝胶经800℃煅烧0.5h仍为活性较高的锐钛矿相,以该凝胶为钛源,经1 200℃碳热还原氮化2h可合成纯度相对较高的TiN粉体,将合成温度升至1 300℃还原氮化5h可合成更高纯度的TiN粉体。TiN粉体颗粒呈近似球形,发育较好,粒径在1μm以下,激光粒度测定粒径主要集中在10μm左右,d50为8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