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5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基于Volterra理论和Wiener理论,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并给出了构成基本串联与并联非线性系统结构模型的必要条件,它们能够为辨识一大类可以表示成这些模型和“黑箱”非线性系统提供一种重要的判依据。文中还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算例。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铝材挤压模盐浴氮化后的渗层组织、渗层深度和渗层硬度。通过分析不同的氮化时间、氮化温度、CNO-浓度、熔盐的清洁度及通气情况等对氮化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氮化工艺:保持熔盐、模具清洁,通入一定量氧气,氮化温度为570℃,保温时间为3h,CNO^-的浓度为38%。  相似文献   
83.
84.
基于高速转盘法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速转盘法是作者等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的物理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剩余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前处理工艺。实验采用自制的高速转盘对污泥进行可溶化处理,并对实验过程中污泥的可溶化机制、实验装置的结构及运转参数与污泥可溶化之间的关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速转盘所产生的流体剪切力是导致污泥可溶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转盘与定盘之间的研磨作用和水解酶的酶促反应也对污泥可溶化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流体剪切力仅存在于距转盘微小距离的空间内对污泥微生物细胞进行破碎,而且足够大的转盘转速与足够高的污泥MLSS浓度才能产生高效的导致污泥可溶化的流体剪切力。在转盘转速为5000 r·min-1,污泥MLSS浓度高于18000 mg·L-1,处理45 min时,污泥的可溶化率(DOC/TOC)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85.
目前,个人资产业务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激烈争取的目标,也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业务领域和效益来源,面对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内个人业务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个人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既是我国银行拓展金融市场的需要,也是调整资产结构的需要.在当前的总体调整时期,我们应当多管齐下,采取有效对策,加强个人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促进个人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6.
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警示以及中介机构在个贷业务中显示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深刻的思考.如何才能使整体收益覆盖风险成本,如何才能使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笔者将在本文中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87.
介绍西门子电子称量系统SIWAREX的主要功能特点和SIWATOOL的使用方法,通过在粉刷石膏干粉砂浆生产线配料称量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的各功能与工作状态能保证配料系统称量准确、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88.
东帮边坡的不稳定性一直制约东露天矿东帮靠界、延深,针对2012年8月15日东帮滑坡给生产组织带来的影响,本文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东帮滑坡治理方案及底部采煤方案,确保矿坑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60Si2CrA弹簧钢端面碎裂进行分析,认为钢材端部的异常组织是导致矫直压光后端部碎裂的主要原因。由于弹簧钢采用砂轮锯进行定尺锯切,使端部受热,并且端部组织发生了组织转变而产生碎裂。针对分析结果,采取了轧后退火的补救试验,解决了钢材加工过程中的碎裂问题。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脱圈自停装置原理、安全性和特点、装置的生产试验,并将4种无捻粗纱生产过程中采用/未采用脱圈自停装置的粗纱损耗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使用脱圈自停装置的纱损耗大大减少,平均脱圈控制率为90.48%,平均减小损耗为77.8%,从而可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品率,提高原丝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