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旨在将纳米Al2O3分散在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共混物中,构建具有选择性分布结构的局域高粒子浓度导热复合材料。采用纳米Al2O3为导热填料,以PE和EVA为基体树脂,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Al2O3/PE-EVA导热复合材料。利用选择性溶液萃取方法和SEM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纳米Al2O3在共混物中的分布,评价了Al2O3/PE-EVA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E与EVA质量比为1∶1时可获得具有两相共连续结构的共混物;在两相共连续PE-EVA共混物中引入纳米Al2O3后,发现纳米Al2O3主要分布在PE相中;纳米Al2O3的分布行为及共连续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在纳米Al2O3质量分数为50%时,与Al2O3/PE复合材料相比,具有选择分布和相连续结构的Al2O3/PEEVA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了21.2%;随着纳米Al2O3质量分数的增加,Al2O3/PE-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Al2O3/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相近,同时由于EVA相的增韧作用,其断裂伸长率优于Al2O3/PE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2.
采用传统陶瓷烧结方法,在空气气氛下烧结制得Ba(Mg,Nb)O3(BMN)陶瓷,并分析了烧结温度对体系相组成及相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随着烧结时间的增加,体系中钙钛矿相也相应增加。红外(FTIR)研究研究表明结构无序的BMN钙钛矿相中部分的区域出现了结构有序现象。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可以发现,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体系中Nb2O5进入Ba(Mg1/3,Nb2/3)O3晶格。微波介电性能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Ba(Mg,Nb)O3的rε和Qf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FEP绝缘5类数据电缆的设计和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5类缆的发展趋势,聚合氟乙丙烯(FEP)绝缘5类数据电缆的结构设计,材料性能,工艺及模具设计,传输性能和阻燃性能,烟密度的测试。  相似文献   
24.
磁铅石型BaFe12O19具有高的居里温度、高的微波磁损、磁化强度大、化学稳定性好,作为一种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磁记录材料、微波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等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BaFe12O19的基本制备方法及主要的性能研究,并指出了磁铅石型BaFe12O19制备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各类贯通地线的性能特点,重点分析了环保型贯通地线产品性能、工艺流程、制造成本等,简述了产品试验项目以及标准现状,阐明导电塑料护套环保型贯通地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硅烷交联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硅烷交联无卤阻燃体系各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其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测试,得到较好的无卤阻燃剂Mg(OH)2与Al(OH)3配比,通过树脂改性及阻燃剂的表面处理,使无机填料与树脂相容性提高,得到较好性能的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27.
GDL23型铁路长途通信综合光缆现已应用于国内电气化铁路中。介绍了这种综合光缆的结构和各构件的工艺要点,以及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选择了三种经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采用热分析(TG)对聚乙烯/改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用于无卤阻燃聚乙烯体系,针对改性纳米SiO2对无卤阻燃聚乙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相比,经改性处理的纳米SiO2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延缓聚乙烯的热氧化降解,经适当改性处理,可使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聚乙烯。改性纳米SiO2显著提高了无卤阻燃聚乙烯的阻燃性能,在填料用量相同时,可获得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较佳的材料。  相似文献   
29.
为有效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兼顾高介电常数和低填料量同时并存,采用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树脂,钛酸钡(BT)和石墨烯(GNP)分别为介电填料和导电填料,在BT-GNP/PVDF复合体系内部构建微电容器结构。采用溶液法和热压法制备GNP/PVDF薄膜和BT-GNP/PVDF复合薄膜。结果表明,BT和GNP填料在BT-GNP/PVDF复合薄膜中能够均匀分散,在薄膜内能形成明显的微电容器结构。陶瓷填料BT的引入,使微电容器结构更有利于提高BT-GNP/PVDF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BT含量大于50wt%的BT-GNP/PVDF复合薄膜介电常数均不低于GNP/PVDF薄膜。BT含量为50wt%的BT-GNP/PVDF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高于BT含量分别为35wt%、60wt%和70wt%的BT-GNP/PVDF复合薄膜,最大值约为43,相当于GNP含量为0.8wt%的GNP/PVDF薄膜的1.5倍;BT含量为50wt%的BT-GNP/PVDF复合薄膜损耗角正切均小于其他体系薄膜,最大不超过0.09,最小约为0.02。BT-GNP/PVDF复合薄膜的电导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
将膨胀石墨(EDG)经酸化与超声波处理制备纳米石墨微片(GN),采用溶胶-凝胶法在GN悬浮液中制备氧化镍(NiO)负载纳米微片(NiO/GN),用溶液法将NiO/GN加入聚乙烯(PE)中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为表征手段研究了GN和NiO/GN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热重分析(TG)评价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酸化和超声波处理所制备的GN仍具有良好的片层结构,片层厚度大幅度降低,经负载后NiO均匀分散在纳米微片上,与PE相比,纳米石墨微片的加入提高了PE/GN的热稳定性,而PE/NiO/GN的热稳定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