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提出了变频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在稳态和非稳态下的两种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能较好地吻合。运用所建模型对系统的动力特性和稳态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来系统地阐述制冷系统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22.
采用分布参数法对平行流冷凝器建立了数学模型,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134 a和替代制冷剂R404A以及R410A在平行流冷凝器中的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比较.同时,对多元平行流冷凝器7种不同的各流程管数分配方案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在采用平行流冷凝器的汽车空调工况范围内,R410A和R404A的流动和传热性能均优于传统的R134 a,且R410A比R404A性能更优越,更适宜作为中低温制冷剂用于汽车空调中.具有较好传热和流动性能的管数分配规律是各流程扁管数从前向后依次递减,且递减的速率逐渐加快.由于过冷段对压降的影响较大,扁管数不宜过少.  相似文献   
23.
风冷式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两排管整体式平直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数值计算,计算区域覆盖空气流动方向上整个翅片的长度,所建模型为三维。得到空气流速分别为1.0~3.0m/s时的温度与压力分布特性,并由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出不同来流速度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与压降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4.
节流机构对风冷热泵逆循环除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节流机构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分别用一根外径为22mm的旁通铜管和热力膨胀阀作为除霜时的节流机构,在一台名义制冷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旁通铜管系统与热力膨胀阀系统对比,总的除霜时间减少了40s,其中融霜时间减少了34s,排水时间减少了10s;在恢复阶段,由于制冷剂的流量较大和板式换热器的内容积比较小,两种节流机构的排气压力都剧烈上升,旁通铜管系统上和热力膨胀阀系统分别上升了488.7kPa和389.9kPa;排水阶段结束时,旁通铜管系统的排气压力比热力膨胀阀系统高453.8kPa,并且在恢复阶段排气压力上升的幅度更大,导致旁通铜管系统的排气压力接近高压保护值。  相似文献   
25.
确定陈列柜热负荷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陈列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柜内空气进行热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风幕进出口的焓差确定陈列柜热负荷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需要给定的已知参数相对较少、应用方便,而且可以不通过实验获取已知参数,对新设计的陈列柜的热负荷可进行预测。通过与实验值的比较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具有实际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传热流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采用间断型扩展表面的波纹型百叶窗翅片,制冷剂侧采用小水力直径的非圆截面微通道多孔铝制扁管,选用适合于该微尺度强化换热结构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对某规格的平行流冷凝器建立数学模型并在一定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制冷剂在非圆截面微通道内的冷凝过程中,表面张力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强化效果明显;通过改变流程数和各流程管数来改变冷凝过程中的流通截面而达到调整流速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持较高的冷凝换热系数和较低的流动压降,与常规换热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7.
采用分布参数法对波纹型多通道单流程板式蒸发器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局部蒸发换热系数和摩擦压降可以简化板式蒸发器内复杂三维流动的换热关系.总结了文献已有的各种换热和压降关联式,并添加到模型控制方程组中.基于此模型,可对目前应用较广的R134a和R410A制冷荆的板式蒸发器在小换热温差下的换热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8.
低温捕集器内部流动及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PH3与N2的二元混合气体在PH3低温捕集器中的二次相变流动,从理论上研究了其传热传质过程的机理。分析结果认为,此过程可分为:凝华、液膜生长及流动和残气凝固三个阶段。针对各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