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聚乙烯醇成膜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膜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聚乙烯醇质量分数、干燥温度、增塑剂、乳化剂、增强剂、脱膜剂对聚乙烯醇流延涂布成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水溶性薄膜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聚乙烯醇质量分数12.0%,甘油质量分数2.0%,吐温80质量分数1.0%,可溶性淀粉质量分数1.0%,二甲基硅油质量分数0.8%,80~90℃干燥20min.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红谷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理化指标检测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等对黄酒样品进行测定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发酵的进行,还原糖含量在初期急剧下降后逐渐稳定,酒精度变化与之相反;总酸含量先快速增加后减少再增加,pH较为稳定;氨基态氮含量先波动增加后急剧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剧烈下降后趋于稳定。发酵过程中10次取样(1~7、10、20、30 d)共检测出14个细菌门和228个细菌属;7个真菌门和108个真菌属。在属水平细菌群落可聚类为3类,真菌群落可聚类为5类。细菌属水平与总酸显著正相关(P<0.05),与还原糖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属水平与氨基态氮显著正相关(P<0.05)。2,3-丁二醇以及乳酸乙酯与大部分菌属显著正相关(P<0.05)。Klebsiella与辛酸乙酯显著负相关(P<0.05);Lactococcus与乙醇、2-丁醇、异丁醇、苯乙醇和棕榈酸乙酯呈显著负相关(P<0.05)。Monascus与乳酸乙酯显著负相关(P<0.05);A...  相似文献   
13.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成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备材料、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浓度、成膜液pH值、干燥温度、增塑剂的种类和数量对膜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4.0%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添加1.5%的甘油,调膜液pH为8.0~8.9,50~60℃恒温干燥17~18h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可食性薄膜,其颜色为淡黄色,抗拉强度达3.90MPa,透气度为0.0013μm/(Pa·s),透光率为84.4%。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新梨7 号梨汁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体积比的南果梨汁制作混合梨汁。对混合梨汁的基本理化指标、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进行测定,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oscopy,HS-GC-IMS)分析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方法,确定适宜的原料配比。结果表明,新梨7 号梨汁与南果梨汁体积比为7∶3 时,感官评价最优,综合评价总分为6.28,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较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强,且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较多。因此,确定新梨7 号梨汁与南果梨汁以体积比7∶3 进行混合梨汁加工。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杏酿造白兰地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分别以河北串枝红杏、新疆小红杏、陕西御红和山东杏梅为原料酿造杏白兰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杏白兰地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河北串枝红杏、新疆小红杏、陕西御红和山东杏梅分别检测出49种、60种、60种、46种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为17种,4种杏白兰地共有且香气含量均较多的物质有辛酸乙酯、月桂酸乙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小红杏白兰地特征香气最多,有21种,串枝红杏白兰地有5种特征香气,特征香气种类最少。串枝红杏白兰地香气平衡,酒体澄清,果香明显,余味悠扬,其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通过对比分析得知,不同品种的杏对杏白兰地香气成分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茶菌中醋酸菌和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红茶菌中的醋酸菌和酵母菌,然后将分离得到的醋酸菌和酵母菌按照一定比例分别进行共培养,比较细菌纤维素的产量差别。结果表明,从红茶菌中分离出1株醋酸菌,经鉴定为居间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 intermedius);3株酵母菌,经鉴定分别为布鲁塞尔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bruxellensis)、二孢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和核果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fructicola),其中布鲁塞尔酒香酵母为优势酵母。当居间驹形杆菌与布鲁塞尔酒香酵母以1∶100的比例共培养时,产生的细菌纤维素最多达4.70 g/L;当二孢接合酵母和核果梅奇酵母以相同比例分别与居间驹形杆菌共培养时产生的细菌纤维素分别为3.59 g/L(高于对照组)和1.14 g/L(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布鲁塞尔酒香酵母和Z. bisporus均能够促进居间驹形杆菌产细菌纤维素,而核果梅奇酵母对居间驹形杆菌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装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以干香菇为原料,经过喷雾干燥制备香菇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优化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进风温度190℃、泵转速55 r/min、热空气流量0.23 m 3/min、麦芽糊精添加量50%的条件下,集粉率为37.65%,香菇粉持水力达到232.83 g/100 g,持油力为189.58 g/100 g。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的香菇粉,可作为调味料或原料添加到其他食品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木薯淀粉、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为基本成膜物质,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并研究纳米材料分散性,以期改善木薯淀粉/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与耐水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对木薯淀粉/聚乙烯醇/壳聚糖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得到纳米SiO2的最佳分散条件,超声功率为240 W,超声温度为50 ℃,超声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复合薄膜的综合评分达到了0.68;对复合薄膜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水性。结论 获得了制备复合薄膜时纳米SiO2的最佳分散条件,为新型复合薄膜材料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林  贾英民  陈志周  林杨 《包装工程》2006,27(3):231-233
论述了调味品包装设计的现状、规范、材料等方面,提出了调味品包装的发展策略并展望了调味品包装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