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4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工业技术   419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6DM(11升)柴油发动机生产线在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建成。  相似文献   
72.
岩体是一种具有节理、裂隙等缺陷的材料体,这些缺陷是岩体渗流的主要通道。通常节理裂隙被认为是一组平行板分布,当原始地应力不变时,岩体的渗流状态保持不变。当岩体由于开挖卸荷或其它原因而导致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这时岩体的节理及裂隙等的隙宽或许将会变成楔形,从而使得岩体裂隙中的水头分布方式与平行板的线性分布不同。因此,在立方定律的基础上,推导了楔形裂隙中水头分布的公式,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探讨了其对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得公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3.
针对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较难现实反向密封的问题,对三偏心蝶阀在实现反向密封过程中出现的泄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三偏心蝶阀密封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三偏心蝶阀反向密封时蝶板的变形。结果表明:在流体反向流动时,解决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是解决液氢用低温蝶阀反向密封的关键;三偏心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与其过盈配合设计相关;三偏心蝶阀密封圈的密封面边线是形成接触密封的关键位置,将过渡区的面密封改为线密封,有利于降低三偏心蝶阀在关闭时密封圈对阀座的磨损程度,为确保蝶阀形成有效的反向密封,蝶阀关闭时须在密封面上形成连续的密封比压;通过对蝶板和阀座结构采取加大密封部件的刚度和提高密封副的结合程度等优化设计措施,可实现三偏心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的功能。选取Class150 NPS42三偏心蝶阀,使用氦气测试其在液氮(-196℃)环境下的反向密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低温蝶阀在设计压差内的泄漏量不能超过4 L/min,满足并优于标准允许的泄漏值,研究结果可为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蔚晨月  杨璐 《计算机仿真》2021,38(2):296-300
针对网络中信息接收端数据传输过程中受到链接攻击,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宽带物联网信息接收端隐私抗泄露算法.分层分析宽带物联网关键技术,对物理层、通信层以及应用层进行控制和调试,依据被动响应得到私有数据属性、对应函数以及矩阵配置.计算数据泄露与高维函数空间显示间的平衡值,通过Mercer理论运算最优线性回归函数,从而建立了物联网数据信息隐私抗泄漏检测的相空间重构模型,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实验结果,上述方法具有功能性强、时间短特点,能够保证加密后的隐私信息的完整性,加强宽带物联网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各种调制干扰信号的特征提取困难和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该算法构造了两级级联LSTM神经网络,并采用两层全连接层与LSTM层交替连接的方法,逐层提取干扰信号特征;并采用相关模型优化策略对算法所训练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相对较高地识别出各种调制干扰信号.此外,为对多方式干扰进行信号鉴别,也加入了CDMA信号的识别.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5dB时,模型对各种调制信号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6.
基于GSM模块的家庭智能报警系统,以STC89C52为核心处理单元,该报警系统通过采用电源供电热释电传感器进行信号检测,通过串口发送AT指令与控制GSM短信模块实现在GSM网络中实时传输信息到目的手机的家庭智能报警系统。本系统是一种可靠的、能远距离实时反映家中安全情况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77.
为完善安全为第一因素的路线规划导航系统,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OD(Origin-Destination)的路段选择,综合考虑贵阳市交通事故数据和天气数据两大影响线路风险系数的因素。建立泊松分布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区域内交通事故易发点在晴天、阴天、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点概率和路线概率,构建风险系数指标。针对模型求得的路线安全系数采用最大决策法选出最优安全路线。结果表明,贵阳市不同天气下发生的交通事故频率有差异,检验每个地点发生交通事故数服从泊松分布;现有导航软件推荐的第一路线并不是最优路线,第二条路线才是安全系数最大的路线。基于泊松分布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计算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为现有导航软件中增添了安全系数为第一参考值的人性化设置,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78.
在我国水库群规模日益庞大、功能结构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结构分析方法在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梳理不同结构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性,以及为复杂结构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高效的结构分析方法,基于水库群优化调度6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顺序模拟法、蓄供水判别式法、效用均衡理论法、聚合-分解法和水力关联矩阵法5种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顺序模拟法逻辑直观、普适性强,蓄供水判别式法能够对发电调度中水库群的蓄供水次序快速排序,以上2种方法均适宜于串联结构水库群结构分析;效用均衡理论基于微观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对水库群调度方式进行优化,理论基础坚实,适用于水力关系较为独立的并联水库群;聚合-分解法包含水库群联合调度图和大系统分解协调2种形式,可与其他串并联结构分析方法联合使用,适用于大规模混联结构水库群;水力关联矩阵法则采用矩阵形式描述水库群内部两两之间关系,不受水库群结构组合的限制,因此适用于任何结构水库群。结构分析方法对于优化高效求解水库群优化调度问题至关重要,但也需要与其他环节配合才能实现,建议未来在径流预报信息利用、优化调度统计模型与物理背景耦合及混联水库群精细化调度等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EEMD-PE与M-RVM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包含了大量轴承运行状态信息,但是由于振动信号具有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的特点,难以充分提取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导致现有基于模式识别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较低.为了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排列熵(EEMD-PE)特征提取与多分类相关向量机(M-RVM)相结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EEMD对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的自适应分解能力,将轴承故障信号分解为一组包含故障特征的本征模态函数(IMFs).然后,利用排列熵提取由EEMD分解得到的IMFs中的故障特征,并组成特征向量.最后,采用EEMD-PE对不同故障状态下的训练样本集进行特征提取,组成特征向量集对M-RVM分类器进行建模,以概率输出的形式实现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EEMD-PE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进行有效提取,M-RVM能够对故障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包含的故障特征进行识别.与现有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相比较,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9.58%.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提高核主泵紧固件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三种磷化工艺在40Ni Cr Mo7钢表面制备了锰系磷化膜.采用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测试仪进行了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并研究了在有无润滑条件下,不同工艺对磷化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表征了磨损前后磷化膜表面的组织形貌和化学成分,并分析了其磨损失效机制.结果表明,通过工艺Ⅱ制备的磷化膜具有最优的摩擦磨损性能.磷化膜特有的孔隙结构具有储油能力,有利于改善其摩擦学性能.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磷化膜的塑性变形增大,抗剪切强度降低,且摩擦系数呈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