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达克罗的选料和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达克罗的选料和配方,从配置处理液到最后成膜的工艺参数,总结了达克罗涂层结构和耐蚀机理.介绍了达克罗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并对其在国内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阐述了国内外不同铅合金的各种电镀液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铅-锡合金镀液、铅-银合金镀液、铅-锡-锑巴氏合金镀液、各种铅复合沉积镀液等的组成及性能特点。指出了镀铅及铅合金电解液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铅合金电镀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了锌电积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列举了其对锌电积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锌电积过程中杂质离子的影响机理及净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有必要研制出新型阳极材料,进而达到取代有色金属电积过程中目前沿用的铅基合金阳极,使电积锌生产实现低能高产最大化。  相似文献   
44.
甲基磺酸盐镀锡液是一种环保、稳定、性能优良的新型镀锡体系,选择适宜的添加剂并确定其质量浓度是保证镀锡层质量的关键.借助于电化学测试、赫尔槽实验、远近阴极法、内孔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考察了几种添加剂单独和复合使用时对镀液性能和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OP乳化剂和试剂A可显著提高Sn2+还原时的阴极过电位,试剂B对获...  相似文献   
45.
α-PbO2-CeO2-TiO2复合电极材料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TiO2和CeO2颗粒添加到由PbO和NaOH组成的镀液中,通过阳极电沉积的方法在铝基体上制备了α-PbO2-TiO2-CeO2复合镀层,用作铝基二氧化铅电极的中间层。研究了CeO2及TiO2纳米微粒质量浓度及工艺条件对制备的复合电极耐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电解液组成为:将PbO加入到140g/LNaOH溶液中至饱和,15 g/LTiO2,10 g/LCeO2。温度40℃,电流密度0.5 A/dm2,电沉积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所得的复合镀层综合性能较好,复合镀层中w(TiO2)为3.74%,w(CeO2)为2.15%。  相似文献   
46.
脉冲时间对Ni-W-P-CeO_2-SiO_2纳米复合镀层特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波脉冲电流电沉积了含有CeO2、SiO2纳米颗粒掺杂的Ni-W-P合金镀层.在脉冲峰值电流密度恒定(30A/dm2)下,研究了脉冲导通时间和脉冲关断时间对纳米复合镀层特性的影响,采用化学组成、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Ni、W、P和CeO2、SiO2纳米颗粒的脉冲共沉积,在普通碳钢表面制备了具有细晶结构的Ni-W-P-CeO2-SiO2纳米复合镀层.当脉冲导通时间和脉冲关断时间均控制在100μs时.纳米复合镀层显策硬度最高,为6890 MPa.当脉冲关断时间控制在1000 μs时,纳米复合镀层晶粒尺寸随脉冲导通时间(100~400 μs)的增加而降低,但若脉冲导通时间(400~1000 μs)继续增加,晶粒尺寸又开始增大.当脉冲导通时间控制在100 μs时,增加脉冲关断时间(100~4000 μs),纳米复合镀层晶粒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47.
铝及铝合金表面直接电镀铅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及铝合金的电镀一般需要浸锌和预镀处理,工艺复杂,镀层质量不易控制.为此,将铝及铝合金经化学和电化学前处理后,直接置于加有细化剂、稳定剂和阻氢剂的电镀液中施镀,采用电流密度为0.5~2.0 A/dm2的直流电源进行电镀,所得镀层均匀、致密、表面光滑、无起泡、起壳现象,镀层与铝基底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本工艺比传统工艺程序简单、易操作,镀层质量高.  相似文献   
48.
化学镀铜原理、应用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镀铜在表面处理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电子工业、机械工业以及航空航天等工业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关化学镀铜的机理及化学镀铜新工艺的研究也成为表面处理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介绍了化学镀铜的原理及化学镀铜应用,指出了化学镀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根据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绘制出Pb—H2O系E—pH图,分析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电沉积二氧化铅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温度对碱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电位的影响比酸性的大。在酸性镀液中,提高氧的超电位抑制氧气的析出,可得到较均匀的二氧化铅镀层;在碱性条件下,减小电流密度或降低一定的槽电压能得到光滑致密的镀层。物相分析证实,碱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的镀层为α-PbO2,酸性电沉积二氧化铅的镀层为β-PbO2。  相似文献   
50.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细铜粉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因而应用范围很广泛。其制备的工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液相还原法由于其特殊的优点,故研究的较多。文中阐述了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工艺的研究进展以及铜粉表面改性的工艺,并提出了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