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总结了钛合金中可以发生共析和有序化反应的合金元素,讨论了其共析性质及分类机制,指出在钛合金中,合金元素与Ti元素的结合次数Bo可能是决定合金共析性质的关键因素.最后,对钛合金中重要的共析元素及它们与Ti元素形成的中间相分别进行论述,分析了这些中间相性质及析出特点.本文是对钛合金固态相变论述的完善,也对合金设计过程中合金元素的选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650合金板材组织演变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650合金板材对固溶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加剧了初生α相的溶解,次生α相尺寸更加细小,且交错排列,增加了位错运动的阻力,板材强度升高,塑性降低。提高时效温度,次生α相由细针状长大粗化成为长片层状或短片层状,交错排列成不同取向的集束,板材塑性大幅升高,强度略有降低。在时效温度700℃、时效时间2.5~6 h条件下,时效时间对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较小。固溶冷却速率会影响次生α相的形核、析出和长大,降低冷却速率,次生α相由弥散的细针状长大成为短棒状,细晶强化作用减弱,板材室温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室温拉伸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温度和热处理工艺对Ti-1300钛合金挤压管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热加工工艺、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i-1300钛合金在两相区挤压后的横向组织均匀细小,纵向组织沿挤压加工流线破碎均匀;其拉伸强度高达1 445 MPa。管材在相变点以上的高温固溶组织主要由等轴β相晶粒组成,具有较好的塑性。合金两相区挤压后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的匹配,两相区挤压的塑性明显优于β单相区挤压,尤其面缩。试样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强度大幅度提高,可达1 30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04.
采用OM、SEM及拉伸测试方法,结合系列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β单相区不同的固溶温度对Ti-55531合金片层组织参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β单相区不同温度固溶,再经相同的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均为片层状的次生αs、残余β片和微量晶界α组成的片层组织,但不同温度固溶后合金的β晶粒尺寸改变,进而影响时效析出次生αs片的含量及尺寸,最终导致合金力学性能的差异。固溶温度在830~900 ℃之间时,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原始β晶粒尺寸增大,后续时效析出的次生αs长、宽及长宽比均先增大后减小,数量越来越多,合金强度直线下降,塑性先降低后增加。固溶温度为860℃时合金对应的强塑性匹配最好。合金的断裂失效机制为以微孔聚集为主,沿晶开裂和穿晶断裂并存的混合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05.
采用Gleeble—3800型模拟试验机对Ti-1300钛合金进行冷压缩试验。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挤压温度、冷轧变形量和热处理对Ti-1300钛合金冷轧管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1300钛合金冷轧管材在相变点挤压制备管坯,并控制冷轧变形量为30%,能够获得良好的强度-塑性匹配。冷轧管材经固溶处理后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其α+β两相区固溶组织主要由大量的球状或拉长的α相以及残留的亚稳定β相组成;β单相区固溶组织主要由等轴的β晶粒组成。时效态冷轧管材的强度显著提高,其组织主要由球状或拉长的初生α相、针状次生α相以及β基体组成。  相似文献   
106.
高强韧钛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钛合金发展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综述了几种典型高强韧钛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热变形激活能(Q_D)、流变应力及再结晶特征等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合金成分、热加工参数及初始显微组织等因素对高强韧钛合金热加工变形的影响规律。最后,针对高强韧钛合金的热加工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现有高强韧钛合金的广泛应用及新型合金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TB18钛合金棒材经β固溶缓慢冷却时效(BASCA)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B18钛合金棒材在β相区固溶后缓慢冷却条件下,α相在β晶界和晶内均有析出,晶内α相呈点状或短针状,晶界α相基本呈薄膜状镶嵌在β晶界上。冷却速度对晶界α相影响较大,当冷却速度为1℃/min时,晶界α相以透镜状在晶界上不连续析出,形成“项链”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析出的晶界α相越来越多且相互连接为一体,并逐渐粗化呈连续的波浪状。缓慢冷却后形成的晶界α相对合金塑性和韧性不利,随着冷却速度的减小,合金塑性和韧性均降低。TB18钛合金棒材经过β相区固溶空冷+时效处理后,可获得在抗拉强度接近1300 MPa的水平下,延伸率达到8%,断裂韧性超过80 MPa·m1/2的优异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8.
高温钛合金主要用于制作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叶片、机匣等耐高温部件,在应用环境中其热稳定性是最重要的特性指标之一。介绍了近些年来高温钛合金在使用过程中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并从合金元素的选择与添加原则、热加工及热处理3个方面对高温钛合金组织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对高温钛合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