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4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orous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rous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s a novel substitute for current inorganic porous material, offsets the shortages of both ceramics and metals. The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orous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was investigated. The kinetic equation for the cyclic oxidation of porous TiAl alloy at 600 ℃ is determined to be Δm2=1.08×10-5t. After total oxidation of 140 h, porous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shows more stability of pore structure and the mass gain of TiAl alloy is 0.042 g/m2, which is only 10.6% that of porous 316L stainless steel. The kinetic equation for the cyclic corrosion behavior of porous TiAl alloy in hydrochloric acid with pH=2 at 90 ℃ is determined to be Δm2=5.41×10-5t-2.08×10-4. After 50 h exposure, the mass loss of TiAl alloy is 0.049 g/m2, which is only 14.8% and 5.57% that of porous Ti and stainless steel, respectively. The kinetic equation in hydrochloric acid with pH=3 is determined to be Δm2=2.63×10-6t-3.72×10-6.  相似文献   
62.
Al-Cu-Mg-Ag合金展示了比传统Al-Cu及Al-Cu-Mg合金更加优异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源于其主要强化相(Ω相)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然而该合金的使用温度仍然低于200 ℃,当温度超过200 ℃时,Ω相的粗化速率急剧增加,容易发生共格失稳而转变为θ相,从而降低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通过添加合适的稀土或过渡族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Ω相的生长速率,提高Ω相的形核密度和热稳定性,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综述了Ce、Yb及Sc元素对Al-Cu-Mg-Ag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Ce、Yb及Sc元素提高Ω相热稳定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63.
热等静压对粉末冶金TiAl 合金显微组织和相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元素粉末Ti,Al,Cr,Nb为原料,通过对Ar气保护下的高温热压工艺,制备出了高致密度的TiAl基合金。通过光学显微术、SEM、EDAX、XRD技术分析了热等静压对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0℃和1300℃下分别热压1h后可以得到显微组织细小的TiAl基合金,Cr元素的分布比较均匀,但是存在一些Nb元素的扩散不完全现象。通过后序热等静压工艺可以改善合金元素在显微组织中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4.
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i、Al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料,用冷压成形和两阶段固态偏扩散反应烧结法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系统地研究合金成分、Al粉粒度和烧结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铝含量增加开孔隙率先缓慢增大而后迅速增大,最大孔径和透气度也随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开孔隙度则随温度升高增大到一定值后呈减小趋势;随着Al粉粒度增大,最大孔径和透气度都增加,透气度的增加趋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5.
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孔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Fe、Al元素粉末为原料,采用分段无压反应合成工艺制备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并对其孔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改变Fe-Al元素的配比,研究Al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透气度和最大孔径以及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隙度的影响显著.在Al含量(质量分数)20%~45%的范围内,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孔隙度与Al含量之间遵循严格的直线增加规律;Al含量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最大孔径和透气度的影响与对孔隙度的影响相似.本实验条件下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中透气度(k),开孔隙度(θ)和最大孔径(dm)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为:K=0.2538dm2θ.  相似文献   
66.
泡沫镍的抗拉强度对电池生产与电池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试验采用聚氨脂软泡沫塑料作为基材,采用碱性化学镀镍以及热处理工艺制备泡沫镍样品,研究镀液中总镍离子浓度、阴离子型添加剂A的浓度以及其他添加剂浓度对泡沫镍产品抗拉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二次镀的方法制备泡沫镍,与一次镀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镍离子质量浓度在35~60g/L范围内对产品抗挣强度影响不大;阴离子添加剂A的浓度对泡沫镍的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泡沫镍的抗拉强度随着A浓度增加而提高,与不添加A的产品相比,最多可提高40%;二次镀的方法对提高产品的抗拉强度有明显效果,抗拉强度最多可提高50%;同时,稀士元素铈离子的加入对提高扰拉强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粉、AlV中间合金粉,通过模压和真空烧结制备了Ti6Al4V合金,并通过随后的锻造和热处理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压制压力对Ti6Al4V烧结体密度的影响,以及试样状态(烧结态及烧结淬火态)、锻造温度、淬火温度及时效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模压和烧结可制备出相对密度达97.4%的Ti6Al4V合金;Ti6Al4V烧结态及烧结淬火态合金经过锻造后,相对密度接近100%;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得到不同组织和性能,能获得等轴组织,其α晶粒尺寸在5μm左右.  相似文献   
68.
锻造TiAl基合金的晶粒长大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锻造TiAl基合金在1180到1320℃热处理时的晶粒长大过程,并分析了在等温热处理时晶粒长大的动力学在α相转变温度Tα以上等温热处理时,晶粒迅速长大,晶粒长大因子为2.4;在Tα以下等温热处理时,当热处理时间由10 min延长至4 h时,α晶粒不断长大,γ体积分数ψγ逐渐变化至平衡值,而γ晶粒尺寸Dγ增长较小继续延长热处理时间,显微组织没有明显的变化,α晶粒尺寸的极限值Dα0约为0.65Dγ/ψγ.提高热处理温度时,α晶粒长大速度加快,在1180,1220,1260和1300℃热处理时,α晶粒长大因子分别为2.9,2.8,2.65和2.5.  相似文献   
69.
近γ组织TiAl合金的超塑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近γ组织TiAl合金在温度为950℃~1075℃,应变速率为2×10-4s-1~8×10-5s-1的超塑性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上述试验条件下表现出优越的超塑性,拉伸延伸率最高达到570%。在温度高于1000℃及应变速率不大于17×10-4s-1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均高于05,最大值接近08。该合金超塑性变形的表观激活能为302kJmol,超塑性变形机制被认为是晶内滑移协调晶界滑动。  相似文献   
70.
金刚石制品的金属胎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金刚石制品的金属胎体的研究归纳为金刚石与金属胎体的结合机理、金属胎体体系、金属胎体材料制备方法以及金属胎体的性能表征及评价体系四方面的研究。对各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尤其提出了独特的且有效的金属胎体性能表征方式和评价体系,可为金属胎体的深入研究的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