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工业技术   4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综述了钨纳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介绍了数种钨纳米线的制备技术和这种新型纳米材料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提出了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Co含量对硬质合金梯度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分段烧结的试验工艺,通过改变原料中钴的含量来研究钴含量对硬质合金梯度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试验主要从钴含量对梯度烧结后、涂层后合金的机械性能、梯度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索,并研究了梯度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试验表明,随着合金钴含量增多,合金梯度结构越明显,梯度层厚度增加;合金的强度与磁饱和提高,硬度、磁力和密度减小。同时随着合金钴含量增多,经涂层处理的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提高,达到同一磨损高度VB=0.12mm时,FGCC-Co-8刀片的切削寿命较FGCC-Co-6刀片提高了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3.
采用单轴压缩和扫描电镜研究试样尺寸和形状因子(长径比)对 Zr56Al10.9Ni4.6Cu27.8Nb0.7 金属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尺寸和低长径比的金属玻璃试样展现出更好的塑性,主要是小尺寸试样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更高的冷却速率而形成了大量的自由体积,以及多重剪切带的稳定传播。同时引入剪切带不稳定因子(SBI)解释了试样尺寸和高径比对金属玻璃塑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小尺寸和低长径比的试样可以获得剪切带的稳定传播,导致金属玻璃基于尺寸和长径比的塑性演变。  相似文献   
24.
通过Stille偶联聚合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Pechmann类窄带隙聚合物(PBDTTP),并将其应用到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中。PBDTTP具有高的相对分子质量、良好的溶解性能与成膜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在薄膜状态下,PBDTTP的吸收范围在300~900 nm之间,其最大吸收峰位置在748 nm,相应的光学带隙为1.37 eV。光伏器件的结构为(ITO)/PEDOT:PSS/PBDTTP:PC_(71)BM/A1,初步的器件结果显示,当PBDTTP与PC_(71)BM质量比为1:2时,光伏器件具有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为1.03%,对应的开路电压(V_(oc))为0.75 V,短路电流密度(J_(sc))为2.24 mA/cm~2,填充因子(FF)为61.2%。  相似文献   
25.
TiAl基合金的显微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跃辉  张兵 《矿冶工程》1993,13(4):60-63
本文使用热水淬火方法,研究了冷却介质冷却能力对TiAl基合金相变时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发现,TiAl基合金能够发生平衡组织转变,转变后的组织形态受冷却能力的影响,可以呈现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26.
将Cr、Nb元素粉经20h机械合金化后与以Cu粉混合,分别采用真空烧结和真空热压来制备新型Cu/Cr_2Nb触头材料。研究了不同成分Cu/Cr_2Nb触头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烧结或热压过程中,可以充分合成出Laves相Cr_2Nb,但采用烧结工艺难以制备出致密度高的Cu/Cr_2Nb材料,而采用热压工艺不仅可以制备出致密度高的Cu/Cr_2Nb材料,并且Cr_2Nb含量为25%~40%时的Cu/Cr_2Nb材料的硬度和导电率要优于CuCr50触头材料。  相似文献   
27.
TiAl合金设计与成形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背景与应用前景,论述了该类合金的成分设计与组织设计,指出合金元素的加入呈现出少量多元的趋势;分析了该类合金的几种常用成形方法,即精密铸造,粉末冶金和超塑性成形,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流化床传热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种合金在真空下定向凝固的冷却新工艺,并确定了最佳的冷却工艺配置.结果表明:液氮作为流化介质,在0.3 Pa压力作用下、100目SiC颗粒作为固体介质、采用喷嘴与隔热板间距为10 mm的工艺配置、抽拉速度9 mm/min时,固液界面温度梯度可达260 K/cm,并且实现了高温合金的软接触电磁成形,获得了高温合金近叶片状样件及一次枝晶间距平均为60 μm的定向凝固组织.  相似文献   
29.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使用粉末冶金模压成形和无压反应烧结方法,制备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研究了铝含量对其孔隙形成机理以及孔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后Ti-Al合金坯块发生了显著的体积膨胀;最大孔径和开孔隙率都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铝含量(质量分数)超过60%时,总孔隙率出现下降趋势;Kirkendall效应导致的钛铝元素偏扩散反应是体积膨胀和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ZnS掺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阶段国内外在ZnS及ZnS基材料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纳米级ZnS发光材料掺杂改性的基本机理、主要的掺杂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多种掺杂元素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