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6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活性炭纤维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活性炭纤维(ACF)在制造技术和开发应用等方面都获得很大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ACF的制备工艺、特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2.
凝固浴条件对PU/PVDF共混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得聚氨酯(PU)/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膜,研究了凝固浴条件对共混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浴为5%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溶液,膜中呈现海绵状孔结构;随凝固浴中乙醇或甘油含量的增多,孔结构向海绵状转变;乙醇或甘油的添加,使PVDF结晶在共混膜下表面与PU一起以界面孔的形式存...  相似文献   
33.
多孔腈纶结构与性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纤维具有微孔结构,是改善其亲水性,改变衣用合成纤维穿着闷热感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试制多孔腈纶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测定了多孔纤维的孔结构,並对其与性能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正> 序言合成纤维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在机械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方面,许多项目都超过了天然纤维。因此,自工业化生产以来,发展极其迅速,大有取代天然纤维之势。然而,随着用途的增多,品种多样化的实现,合成纤维所存在的缺点也就愈显突出了。作为衣服材料特别是用作内衣的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其主要缺点是它的疏水性,由这一性质导致了合成纤维透气和吸水  相似文献   
35.
聚苯撑吡啶并咪唑纤维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oly[2,6-diimidazo(4,5-b:4′,5′-e)pyridinylene-1,4(2,5-dihydroxy)phenylen],PIPD}纤维(简称M5)是荷兰Akzo Nobel Central Research经过10多a努力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刚性聚苯撑吡啶并咪唑(Polypyridobisimidazole)系聚合物纤维,其力学性能突出,耐热性及耐燃性好,由于大分子之间具有独特的氢键网状结构,纤维的抗压缩性能优于其它有机高性能纤维,目前该纤维由荷兰Magellan Systems International,LLC开发生产.本文对PIPD纤维的制备、纤维结构与性能以及应用等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减压膜蒸馏过程中温度极化现象造成膜渗透通量下降的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引入具有红外致热效应的功能性纳米掺锑二氧化锡(ATO),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DF/ATO纳米纤维膜,并对其进行热压处理优化纤维结构和孔径,然后探讨ATO质量分数、热压温度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红外辐照下纤维膜的致热效果和膜蒸馏性能。结果表明:PVDF/ATO纳米纤维膜经170 ℃热压处理后,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当ATO质量分数为3%时,PVDF/ATO纳米纤维膜经120 s红外辐照后,表面温度升高了40 ℃以上,其膜蒸馏渗透通量相对于原膜从12 L/(m 2·h)提高到22 L/(m 2·h),并且在5 h运行时间内,截盐率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37.
为制备兼具高强度、高分离精度的聚乳酸(PLA)中空纤维膜,采用同心圆复合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PLA同质编织管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异质编织管增强型PLA中空纤维膜。考察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LA增强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物理反冲洗、超声水浴振荡实验研究了同质、异质编织管表面分离层与增强体界面结合性能。结果表明: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纤维膜的表面孔径逐渐减小,渗透通量先增大后减小,牛血清蛋白截留率先增大后保持稳定,添加PEG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增强膜的渗透通量最大且分离效果最佳;增强膜与同质编织管的界面结合性能明显优于异质的。  相似文献   
38.
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BP)和己二酸二辛酯(DOA)组成混合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得膜形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膜热力学性能,并对其渗透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了稀释剂配比与聚合物浓度对PVDF平板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DBP/DOA体系成膜过程以S-L分相为主,呈典型的球晶结构。随PVDF浓度和混合稀释剂中DOA比例增加,膜横截面球晶结构尺寸及球晶结构晶粒间空隙均变小,同时膜表面孔隙率减小,致密度增加。此外,混合稀释剂中DOA比例增加,能够改善膜的力学性能,但会减小膜的纯水通量。  相似文献   
39.
通过SEM分析了聚氨酯(PU)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物熔体组成与其挤出物形貌之间的关系,确定了PU/PVDF共混物经熔融纺丝制备中空纤维膜的较优配比,并时PU/PVDF共混中空纤维膜微孔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结合聚合物共混界面相分离原理及熔融纺丝-冷拉伸法可制得通透性较好的PU/PVDF共混中空纤维膜.  相似文献   
40.
为实现水污染体系中油水的高效分离,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以共混溶液为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可用于分离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微结构可调的纤维膜材料,并研究其对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2种共聚物溶液以体积比为3∶7共混后制得的纤维膜对柴油/水、葵花籽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果显著;针对上述2种油水混合物,重复使用共混纤维膜5和7次时,共混纤维膜对2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时间分别低于390、110 s;将四氢呋喃引入上述共混溶液继续调节静电纺纤维膜的微结构,所得纤维膜可快速将高黏度乳化油从水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