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2篇
工业技术   6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系统探讨了SiO2-MgO-Al2O3-F系玻璃粉体的烧结析晶行为。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和时间对玻璃陶瓷的显微组织、烧结密度和硬度都有显著的影响。烧结温度的提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烧结和析晶过程的进行,但温度过高将导致析出的晶体发生重熔。由于析晶和烧结同时进行,密度和硬度呈现不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2.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制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化合物是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最具吸引力的三种正极材料。从比能量、环境污染和价格方面看 ,锰酸锂化合物最具前景。重点阐述了尖晶石型锰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诸如 :固相反应法、Pechini法、溶胶 凝胶法、软化学法、乳胶干燥法、熔融提渍法和微波合成法 ,以及相应的电化学性能。从结构化学角度分析了尖晶石构型锰酸锂材料的充放电机理和产生Jahn Teller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3.
TiC/NiCrMoAlTi金属陶瓷烧结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TA方法研究了TiC/NiCrMoAlT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体系烧结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到590-665℃,Al与Ni发生反应,生成NiAl3,Ni2Al3,NiAl和Ni3Al,继续升温到体系出现液相时,除NiAl外的其它产物均以[Al]和[Ni]形式溶于液相中,在随后冷却阶段,在粘结相基体中沉淀析出金属间化合物Ni3Al。该金属陶瓷体系真空烧结液相出现温度约为1330℃。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应用TEM,XRD和EDAX等技术,系统研究了SiO2-MgO-Al2O3-F系玻璃陶瓷的析晶过程.结果表明:在玻璃熔体的冷却过程中,由于弛豫作用而形成晶核,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中间相Mg2FB3和KAlSiO4以此核为中心析出;氟的存在促进了晶体的整体析出,而主晶相氟金云母在中间相的晶界处形核长大.  相似文献   
105.
LiNiO2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TA和XRD研究了LiNiO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为:LiNiO2(s)→(650~720℃)LiNi10(s)+4Li(s)+O2(g)→(850~950℃)Li(s)+8NiO(s)+1/2O2(g) →(1000~1150℃)NiO(s)+Li(g)用 Doyle-Ozawa法和 Kissinger法计算了各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747.18±1.0 kJ·mol-1、932.46±1.0 kJ·mol-1和 1126.97±1.0 kJ·mol-1.用 Kissinger法确定了反应级数和频率因子,确定了三个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dα/dt=1.736x1039e-90000/T(1-α)1.057; dα/dt=1806×1039-111500/T(1-α)0.844;dα/dt=4.262×1042e-135000/T(1-α)1.275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不同气孔率和TiN含量的原位复合TiN/O′-sialon材料在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研究 ,得出了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结果 ,提出了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机理和模型 .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聚氨酯软泡沫为基体 ,经预处理、化学沉积、电沉积及热处理等工艺制备了具有三维网状通孔结构、孔隙率 >98%的发泡银 ,产品的表观密度小于 0 10 5g/cm3。用BET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为 1 85× 10 5 m2 /m3;用等积圆法测定孔分布 ,表明发泡银的孔结构分布均匀 ;SEM显微结构显示发泡银骨架表面具有许多均匀的凸起及凹陷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发泡银是一种纯结晶银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熔盐电解法, 在700℃的NaCl--CaCl2熔盐体系中直接电解固态金属氧化物制备钛铁合金化合物, 以固态Fe粉和TiO2粉混合物为阴极, 石墨棒为阳极, 刚玉坩埚电解槽, 槽电压3.4 V. 结果表明, Fe粉和TiO2粉被电解得到钛铁合金. 本文对Fe和TiO2不同配比阴极进行了研究, 发现不同铁含量的阴极产物不同, 在前7 h内随着铁元素含量的增加电解反应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9.
水合硫铝酸钙的性质及脱硅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XRD和IR分析等手段考察了脱硅剂水合硫铝酸钙的性质以及在铝酸钠溶液中的行为.发现水合硫铝酸钙在95℃不含硅的铝酸钠溶液中不稳定,其中的硫酸根能被溶液中的OH-离子置换出来,水合硫铝酸钙被分解成六方晶系的水合铝酸钙.六方的水合铝酸钙又有少部分被转化成立方的水合铝酸钙.据此提出用水合铝酸钙对铝酸钠溶液进行的深度脱硅过程存在2种脱硅机理:一种是水合硫铝酸钙在铝酸钠溶液中先转变成六方的水合铝酸钙,然后SiO2(OH)22-离子进入六方水合铝酸钙晶格内部与之反应,生成水化石榴石;另一种是新生成的六方水合铝酸钙又有部分被转化为立方的水合铝酸钙,SiO2(OH)22-离子在其表面与之反应,生成水化石榴石.水合硫铝酸钙的脱硅过程是以第1种机理为主.  相似文献   
110.
喷气燃料银片腐蚀快速试验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改善测定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试验时间过长的问题,利用提高试验温度和电化学方法,选择一种物质与银片构成原电池,加速银片腐蚀速度,缩短化验时间,快速判断喷气燃料银片腐蚀是否合格,结果表明,与同类标准SH/T0023-90方法相比,测定温度从50℃上升到80℃,测定时间由4h缩短为50min,试验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喷气燃料银片腐蚀快速试验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快速检验喷气燃料银片腐蚀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