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邹海凤  程琥  王雪  陈卓  胡长刚 《应用化工》2019,(6):1366-1369
采用SO_2还原浸出工艺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液固比为50∶1(m L/g),SO_2气体流速为0. 4 L/min,双氧水添加量为0. 1 g/g原料,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Li、Ni、Co、Mn浸出率分别为98. 10%,98. 04%,97. 81%,98. 05%。浸出液经氧化、沉淀、过滤、静置等除杂过程后,得到的镍钴锰回收产品符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以(对苯乙烯磺酸基)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STFSI)、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和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TFMA)、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OF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为单体,合成了三种锂单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隔膜。采用FTIR、SEM、EIS和LSV对隔膜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合成的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90 ℃,10-5 S/cm)、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4.5 V)和高的锂离子迁移数(≈1)。将隔膜组装CR 2025扣式电池进行恒电位间歇滴定法(PITT)测试,结果显示电解质隔膜拥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60 ℃,10-9 cm2/s)。经热处理后,电解质膜与锂金属的界面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这与含氟侧链基团在聚合物电解质的表面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23.
以TEMPO自由基功能化2,5-二溴-N-(2,2,6,6-四甲基哌啶)苯甲酰胺为有机单体,与平面三角构型(D3h对称性)的1,3,5-三乙炔苯和四面体构型(Td对称性)的四(4-乙炔基苯)甲烷分别通过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反应获得CMP-3-TEMPO和CMP-4-TEMPO。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显示两种TEMPO功能化CMPs形貌上有显著差异,CMP-3-TEMPO为不规则的棒状和块状微米聚合物,CMP-4-TEMPO为尺寸较均一的微米球聚合物。固态电子顺磁共振谱(EPR)证明了CMP-3-TEMPO和CMP-4-TEMPO均含有TEMPO自由基。两种CMPs催化剂均可将5-羟甲基糠醛(5-HMF)选择性催化氧化成2,5-二甲酰基呋喃(2,5-DFF),但在催化效率和循环利用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机配体的空间立体构型对CMPs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选择具有空间立体构型的有机单体,所合成的CMP-4-TEMPO具有更稳定的结构,催化循环性能更优异。  相似文献   
24.
以Mn(CH_3COO)_2、Ni(CH_3COO)_2和CH_3COOLi为原料,采用流变相法制备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对烧结温度、时间、以及配锂量等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流充放电仪对材料的物相、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锂源过量5%,850℃煅烧6 h合成的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以0.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27.1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4%。  相似文献   
25.
采用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球形Li 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热重分析法(TG)、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球形颗粒粒径约10μm;在30℃下,2.5~4.3 V循环,以20 m A/g放电,首次比容量达186.3 m 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4.1%。  相似文献   
26.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草酸盐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氢氧化物共沉淀法(pH=10、11、12)制得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样品层状结构较完整,阳离子混排程度低,粒径相对较小,颗粒分布均匀;该样品首次放电比容量较高为151 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3.31%.  相似文献   
27.
陈欣欣  邹海凤  陈卓  程琥 《功能材料》2022,(8):8165-8169
以对苯乙烯磺酸钠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单离子导体聚(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PSTFSI),将其与PEO按不同EO/Li+共混,制备单离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表明,PEO/LiPSTFSI电解质膜在27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时,EO/Li+=16的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达到1.94×10-5 S/cm,且锂离子迁移数>0.85,接近于锂单离子导体;同时电解质膜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