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工业技术   1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刘鑫    王奎华    涂园   《振动与冲击》2020,39(14):43-52
填砂竹节管桩是一种新型复合桩基,通过竹节管桩、桩周填砂层和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基于考虑竖向波动效应的轴对称黏弹性土体模型研究其桩顶动力响应。利用虚土桩模拟桩底土体的支承作用,并对桩周介质进行径向和纵向分层,而后利用连续条件推得桩和桩周介质界面接触应力,根据拉氏变换和阻抗传递函数计算复合桩基桩顶阻抗解析解和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并讨论填砂层和竹节参数的影响;将理论曲线与现场试验实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曲线和实测曲线吻合较好,所建模型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下填砂竹节管桩的动力响应。研究成果对于填砂竹节管桩纵向振动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成层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建立了成层土中考虑桩端和桩侧土作用的有限长桩在任意激励力作用下的定解问题 ,并用拉氏(Laplace)变换和阻抗传递函数求得任意层土中桩顶速度和位移响应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然后利用卷积定理和付里叶 (Fourier)逆变换求得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桩顶的速度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 (积分形式解 )。并就成层土中的桩侧和桩底土的特性的变化对桩纵向振动特性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冻融作用下基桩竖向振动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三维轴对称条件下饱和双层土中基桩竖向振动,通过建立饱和双层土中桩竖向振动问题的简化层间连续模型,求得了桩顶动力响应频域解析解及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基桩竖向振动的复动刚度的影响。提出在多年冻土地区或季节性冻土地区进行动力基础设计时,应以最不利情况为设计对象。对多年冻土,应以上部出现的最大融深来考虑,对季节性冻土,则应以未冻土来考虑。在多年冻土地区的动力基础施工中,应尽量保持地基的冻结状态,并指出冻融作用会对基桩的检测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摘要:本文首先基于CAPWAP_C法,针对现有高应变检测拟合方法的局限性,分别推导出传感器距桩顶4个单元内的力波与速度拟合公式。然后根据推导所得的公式编制计算程序,拟合出传感器在不同位置时的力波与Zv图,并分析传感器安装位置对最终拟合曲线的影响。最后将所得的力波与Zv图与原方法拟合所得到的力波与Zv图以及实测F-Zv图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改进方法的优异性,更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55.
三维轴对称条件下基于虚土桩法的单桩纵向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土桩法是一种处理桩底支撑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桩体正下方投影到基岩的土体简化为虚土桩,求解时将其看作桩体。以桩轴心线为 Z 轴,建立轴对称坐标体系,通过虚土桩与土体的边界条件,求解得到虚土桩桩顶的复刚度。将该复刚度作为实体桩桩底的支撑刚度,结合实体桩与土体的边界条件,利用复阻抗传递法得到单桩桩顶的复刚度和速度响应函数。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桩底土体的虚土桩长度、剪切波速及泊松比等参数对单桩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比了虚土桩法与其他不同桩底支承的异同,进一步评价了虚土桩法的优越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虚土桩法可以模拟弹(黏)性支撑和固定支撑,是一种较为严格的计算模型,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6.
57.
 首先感谢方玉树教授对“改进的库尔曼图解法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关注和讨论,现对有关问题作答如下:(1)原文方法可用于填土面有荷载的情况,当填土面作用有连续均布荷载时,原文1.2节作了详细论述,当作用有非均布荷载时,文中也提出了近似的处理方法(见原文p169左上角):按荷载总量相等的原则将非均布荷载换算成AD面上的均布荷载,再按上述方法及步骤处理。同样,当地面不规则时,可将滑动土楔等效为规则的三角形和不规则的部分组成,而不规则部分可等效为非均布荷载形式。(2)至于方教授提出的当填土面作用有连续均布荷载时,采用当量土重和荷载不等效及其引起误差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库伦土压力  相似文献   
58.
在考虑土体三维非均质性情况下,对变截面粘弹性桩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边界条件,利用复刚度传递平面应变土体模型求得纵向不同性质桩侧土层的复刚度,进而对各段变截面桩身从下往上逐段推导得到单桩桩顶受纵向激振力作用下的桩基振动的频域响应解析解;然后,利用卷积定理和Fourier逆变换得到桩顶的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研...  相似文献   
59.
张驰宇  王奎华  未永  刘冉 《机电工程》2020,37(8):989-992
针对工业CT运动平台的控制问题,尤其是两轴同步运动的问题,研究了运动平台的控制方式,尤其是同步运动轴的同步控制方式。基于欧姆龙Sysmac自动化平台,设计了控制系统,包括硬件组成、通信协议、轴的配置、程序的设计。为了满足高精度的定位要求,对于运动轴采用了全闭环控制;针对同步运动问题,利用欧姆龙PLC内置的电子齿轮功能,设计了2种同步运动模式,编写了程序;结合非同步运动,利用运动平台对其运动性能和定位精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单轴定位准确,同步轴之间同步运动位置偏差仅为0.8μm,明显优于其他模式,系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0.
针对现行单桩沉降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的问题,基于虚土桩模型,提出一种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时层状地基中的单桩沉降计算方法.在土层处于弹性状态下,桩侧土采用双折线模型,桩端土采用虚土桩模型并考虑应力扩散效应,利用荷载传递法,推导出层状地基中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时的单桩沉降计算公式.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中弹性极限位移、弹性抗剪切刚度系数、桩端土厚度和应力扩散角等参数对单桩沉降的影响.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比了该方法计算的荷载-沉降曲线、由规范方法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和实测曲线,结果表明: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时单桩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桩顶沉降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实际工程应用优于规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