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以山麦冬皂苷B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襄麦冬总甾体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评价甾体皂苷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采用超声时间0.5h、超声液料比19.51.0(mL/g)、超声温度39.7℃、索氏提取时间3h处理襄麦冬块根粉碎物时,提取物中甾体皂苷的含量最高,山麦冬皂苷B可达到0.073 8 mg/mL。襄麦冬总甾体皂苷对OH自由基、O-2自由基、DPP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清除能力,且清除活性与甾体皂苷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对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在设定的最高浓度(1.28 mg/mL)时,清除率均超过50%,分别达到59.66%和52.3%。  相似文献   
22.
采用凝胶纺丝-超拉伸技术纺制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采用双折射法、DSC热分析法对不同拉伸级数的纤维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加,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及热性能得到了提高,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得到改善,可得到纤维强度大于30cN/dtex,模量超过1200cN/dtex的高性能纤维。  相似文献   
23.
壳聚糖涂覆棉纤维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壳聚糖涂覆的新型棉纤维( CCCF)的制备。首先 ,在 6 0℃高碘酸钾水溶液中氧化棉纤维 ;然后用壳聚糖的稀醋酸溶液处理棉纤维 ,由此而制得 CCCF样品。CCCF红外光谱表明 ,在壳聚糖和氧化纤维素之间形成了席夫碱( Schiff' s base)。 CCCF的 Kjeldahl氮分析显示 ,壳聚糖在棉纤维上的最大吸附率为 1.5 8% ( w/w)。用 2’,7’-双氟荧光素处理该棉纤维 ,荧光显微镜分析揭示 ,壳聚糖改性发生在棉纤维的表面。扫描电镜 ( SEM)图表明 ,经过一系列反应 ,CCCF的表面有了轻度改变。不过 ,用低于 2 .0 mg/ml的高碘酸钾溶液处理后的…  相似文献   
24.
胡祖明  陈蕾  潘婉莲  诸静  谢欣宇 《纺织学报》2001,22(2):60-61,132
对聚乳酸切片在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可变条件下的粘度变化进行了监测。通过对切片降解影响因素的分析,初步确定了聚乳酸熔融纺丝工艺的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25.
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对其活性的研究已深入到食品、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针对近年来国内对绿原酸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天然产物绿原酸的活性研究进展,如抑制和激活相关酶的活性,抗氧化活性及作用机制,抑制突变和抗肿瘤活性,对细胞的促进凋亡或增强保护活性,抑菌活性及抗病毒活性,降血脂及调节机体血脂代谢作用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本文围绕超声波法、微波法、酶法、混合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等常规处理方法,对于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和提取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报道也进行了总结。此外,本文也对今后的绿原酸活性研究与提取工艺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26.
虽然超细纤维由静电引发产生 ,或又称电纺丝的技术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就得以发明 ,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利用该项技术生产具有导电性能的高聚物纤维。Reneker和Chun等人用硫酸作溶剂在凝固浴中电纺聚苯胺纤维。Chun等人还电纺制得聚丙烯腈 (PAN)纳米纤维 ,并将其热解制得碳纳米纤维。这种电纺丝法制得的超细纤维由于具有特别大的比表面积 ,可望用于高性能的过滤材料或薄形骨架材料。同时 ,由于大的比表面积 ,也可通过化学方法吸附于其上的气体来调整电导率 ,从而制成传感器。然而 ,这种电沉积材料的导电性并没有引起太多研究者的兴趣。仅仅…  相似文献   
27.
PET树脂中二氧化钛含量对纤维后拉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纺丝温度、拉伸温度、不同长径比喷丝板及油剂 ,研究了不同二氧化钛含量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发现适量添加二氧化钛可改善原丝性能。从纤维的最终性能指标、光泽综合考虑 ,切片中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 0 .0 8%。适当控制纺丝温度及拉伸温度 ,并选择适当的油剂 ,大有光切片可经纺丝超倍拉伸制得高强丝。  相似文献   
28.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酸在超声下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根据试验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接触角、单丝断裂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对纤维本身力学性能无明显损伤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善其表面润湿性.另外还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最佳试验条件的选择进行了初探,并讨论了各个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显著性大小.  相似文献   
29.
通过添加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进行改性,能够使其在极性有机溶剂中聚合并得到聚合物纺丝原液。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和分析聚合体的结构和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4'-ODA的加入量对共聚体的结构和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麦冬多糖是湖北道地药材——襄麦冬(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临床医学研究、保健品开发、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为了综合开发襄麦冬多糖资源,探讨其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可能性,本研究采用α-脱氧核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亚油酸体系法、ABTS法以及铁氰化钾还原法等方法,对襄麦冬块根多糖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能力测试。光谱学分析显示,襄麦冬多糖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还原能力与其提取物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浓度越高,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就越强。在清除自由基方面,除了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仅为20%之外,麦冬多糖对其它自由基的清除率都超过50%,尤其对DPPH自由基最高,维持在59%左右。结果表明,襄麦冬多糖具有一定的新型抗氧化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