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3篇
工业技术   10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闪烁晶体PbWO4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新型闪烁晶体PbWO4的研究现状,着重评价其中的不同发光表现,透射光说和抗辐照损伤的个体差异,晶体结构和组分挥等,同时剖析了颇具代表性的几种绿光机的机制。  相似文献   
22.
用柠檬酸盐-凝胶法低温合成单相Ba(Mg1/3Ta2/3)O3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XTD、DTA、TGA、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用柠檬酸盐-凝胶法低温(600℃)合成单相Ba(Mg1/3Ta2/3)O3的方法。结果发现,与传统的固相反应合成BMT的方法相比,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能在600℃的温度下合成单相BMT,睽怕粉体具有10 ̄20nm的单颗粒尺寸。  相似文献   
23.
选取用草酞酸钡共沉淀法生产的BaTiO_3粉料为基体原料,加入5(wt)%MgO进行粉体颗粒表面改性。对粉体的表征及X-射线结构分析结果表明,Mg与基体表面充分反应,生成MgTiO_3新相,无游离MgO存在,一次颗粒形貌为球状,粒度均在100~300nm范围内,但颗粒团聚情况仍存在。用获得的粉料进行成瓷试验,制得细晶(1.00~300nm),高致密,而显微硬度与耐电场击穿强度都较一般的BaTiO_3基陶瓷高的试样。结果表明,加镁改性有阻止晶粒生长、提高致密度、扩大烧成温度范围和提高硬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晶粒的结晶过程,认为成核过程主要包括生长基元的形成和生长基元之间的脱水反应过程,并从成核速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晶粒粒度的主要原因,揭示了影响晶粒粒度的主要原因为生长基元的生成能,晶体的晶格能,由此总结出不同结构类型的氧化物粉体晶粒粒度的相对大小,合理地解释了由水热法制得的氧化物粉体的晶粒粒度差别较大的原因以及反应介质,反应温度对晶粒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PLZT陶瓷的晶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PLZT透明铁电陶瓷晶界的HREM象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存在的晶界原子结构模型。这些晶界模型不仅清晰地层现了PLZT晶界的结构特点,而且有助于工艺改进,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同时,对PLZT陶瓷晶界的研究结果也可供类似结构的陶瓷材料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对低温合成纳米β—BiNbO4粉体进行了研究。以Bi和Nb的柠檬酸盐为初始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适当的pH值、温度等条件,可在600℃的低温下热分解获得高温相纳米β—BiNbO4粉体,比普通固相法采用的温度低400℃左右。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液氮吸附法以及透射电镜等手段来表征BiNbO4的柠糠酸盐前驱体及煅烧后粉体的各项特性.结果表明:用柠糠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得的β—BiNbO4粉体平均粒径约75nm。比表面积达12.42m^2/g。对形成β—BiNbO4粉体的形成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8.
木文研究了用偏光仪测定玻璃退火温度的方法。实验证明偏光视场干涉色的消失和升温速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选用五种不同类型的玻璃样品,同时采用粘度计法及徧光仪法测定其退火温度。结果显示对于每边1厘米的立方体样品,当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时其完全消失干涉色的温度最接近于用粘度计法所测定的相当于粘度为10~13.4泊的温度,亦即公认的退火温度。两者的读数误差不超过±3℃。样品的表面状态对所测定的退火温度的读数影响不大。样品尺寸的变化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此项影响对于减小样品体积时较为显著。 用偏光仪法测定玻璃的退火温度虽在准确度上不如粘度计法,但由于徧光仪法所用的仪器简单,测量快捷,同时其偏误范围又为工厂对于一般玻璃制品进行退火时所容许的,因此可以考虑在工厂中试行推广。  相似文献   
29.
从滑石瓷原料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比较了我国辽宁海城产和山东掖南产两种滑石的基本性 。进行了在不同温度預燒和加不同矿化剂預燒后的电子显微鏡观察,X射线研究及其他試驗,并分别用这兩种滑石进行配方以闡明它們在高頻装置滑石瓷中呈現的特征。 试验结果指出,这兩种滑石原料皆属于典型的滑石矿物结构。海坡滑石颗粒大多呈薄片存在,纯度极高,成瓷后玻化温度范圍亦較长,适合于作为滑石瓷的主要原料,但对于挤制成型的制品,由于薄片颗粒的定向排列,纵向开裂倾向极大,这是它的缺点。掖南滑石颗粒细,所含矿化剂杂質稍多,有较低的燒结温度,纵向开裂倾向亦較小,其缺点是燒成范圍狭,烧成不易控制,在使用于滑石瓷时,最好与海城滑石合用进行試验。关于防止滑石,片狀颗粒导致的纵向开裂,建議用滑石原料加矿化刑預燒的方法来破坏片状结构,估計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0.
对我国陕西省铜川?上店便质土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上店土的矿藏和地质情况,然后进行矿物鉴定和重要窑业性能的测定。从试验结果说明在上店土中,除包含少量的高铝氧物质以外,它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结晶性较差的高领石类矿物。它呈现出各种以高领石为主的粘土的窑业性能而可以将它归入于硬性耐火土的型类。根据它的组成和性能适宜于用作制瓷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