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6月2日,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批准发布通报会在京召开。2005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5年第5号),《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被批准日期为2005年3月24日,实施日期为2005年9月1日,国家标准编号为GB/T19682-2005。《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是以我国翻译服务译文为对象制定的质量标准,达到了国际水平。标准的制定以保证翻…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国标准化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国家标准英文版(以下简称:标准英文版)审查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等17家单位的21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马林聪主持了会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变电站操作票推理的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改变现有的面向对象操作票专家系统使用难的状况,提出了“一切服务于操作票推理”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抽象操作票生成系统问题的类,从而得到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变电站操作票专家系统的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法,用此法开发的操作票专家系统具有代码短,易维护,易修改和易扩充的优点,系统的通用性得到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多层分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叙述了在大庆油田非均质油层条件下实行聚合物驱分注的必要性,介绍了1种新型聚合物单管分注工艺,从理论上给出了分层配注工具的设计原则,对所设计的环型槽结构配注器及配套工艺措施实用情况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5.
8301工作面过F1正断层期间,工作面出现顶板破碎、煤壁片帮现象,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决定对8301工作面采用爆破导硐法回采工艺,并对过断层期间破碎顶板采取"撞楔超前支护+交错式JW型锚索吊棚+注浆"联合支护措施。该工艺减少了采煤机割煤量,避免了顶煤预留难度大、维护困难等现象,提高了煤柱回采率。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公差带理论,分析、计算了隔爆电机试验样机的圆筒隔爆接合面的配合间隙。  相似文献   
18.
SF6高压断路器机械参量的在线监测系统衡水电业局(053000衡水)刘福海杨子强黄威韩建兵国际大电网会议及国内行业管理调查统计表明高压断路器运行事故的80%是由于机械故障所引起。设备交接及停电期间定期检修是减少其故障的传统解决办法,但是对于设备运行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变截面辊弯成形制造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造成对制造装备产生剧烈变负载冲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抵消变负载冲击的变截面辊弯成形制造装备多机构协作内力动态优化分配算法.基于拉格朗日法推导了成形装备和板材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包含成形制造装备以及成形板材在内的联合动力学数学模型.为平衡成形过程中剧烈的变负载,基于成形制造平衡条件对成形轧机左右臂的内力进行了动态分配.针对成形装备多机构系统组成的闭链多体系统动力学耦合问题,以板材受到的净挤压力为零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加权伪逆法对动态分配后的内力进行优化解耦,从而获得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多机构协作内力规划新方法.最后,以变截面成形制造过程中由于轧辊打滑导致加工失败为例,基于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数值计算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由于轧辊打滑引起负载变化时,采用提出的多机构变负载协作内力规划算法,能使各驱动轴力矩自动适应并抵消变负载冲击,使整线快速恢复正常成形加工,从而可以确保变截面辊弯成形制造的平稳运行与加工效率.研究将为变截面辊弯成形制造装备的智能控制以及智能制造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归纳了增安型和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等方面的主要差异,供电机制造商和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