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NH3·H2O及NaOH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方法在LiNi0.8 C00.15 Al0.05 (OH)2球形粒子表面包覆一层Ni1/3 Co1/3Mn1/3(OH)2三元材料前驱体,配锂后在750℃下、氧气气氛中焙烧12 h,合成复合层状材料Li[(Ni0.8 Co0.15Al0.05)0.97(Ni1/3Co1/3Mn1/3)0.03]O2.复合层状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包覆壳层的厚度约为1μm.复合层状材料在2.8~4.3 V充放电,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8.2 mAh/g;0.2 C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6.2%;在55℃下以0.2C循环100次,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63.2 mAh/g.  相似文献   
12.
LiFePO4-LiMn2O4混合正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微波反应合成具有亚微米尺寸的LiFePO4/C复合材料,并将LiFePO4/C和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iMn2O4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均匀混合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电池的循环性能随着LiFePO4量的增加逐渐变好,当LiFePO4与LiMn2O4的质量比在3∶2时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功率.交流阻抗测试表明二者混合试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极过程的电荷传递电阻.最后分析了循环性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LiOH.H2O、Ni(OH)2和Mn3O4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0.2Ni0.2Mn0.6]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了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和高低温性能。结果表明:900℃下烧结10 h后可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层状Li[Li0.2Ni0.2Mn0.6]O2材料,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放电容量最高可达235.9 mA.h/g;在50℃下测试时该材料的放电容量高达284.4 mA.h/g,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其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气凝胶蜂窝板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种以蜂窝结构聚苯乙烯塑料板为支撑的气凝胶绝热板,采用稳态法测试其导热系数,并通过隔热试验测试其热工性能,基于稳态传热过程建立了串并联热阻简化模型,计算了气凝胶蜂窝板随孔隙率变化的导热系数,并与实测值对比误差在5%以内。结果显示,该气凝胶蜂窝板的导热系数比XPS板减小19.6%~27.6%,其热工性能优于传统的XPS板,可应用于轻质快速营房等建筑的隔热保温。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和Web/WAP服务的船载货物状态远程监控系统。利用ARM数据采集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图像采集和图像压缩编码功能模块,实现原理图设计到电路板设计开发;同时将Web/WAP网络与这些模块所提供的数据流有机结合,利用各种现场采集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以网络的B/S模式呈现,可供监控中心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控制远端摄像头的采集模式。实践证明,该系统可靠性高,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将Co3O4、Li2CO3、Mg(OH)_2和Y2O3按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并混合均匀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Co1-x-yMgxYyO2正极材料并探究了Mg-Y共掺杂对钴酸锂高电压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表征其晶体结构和形貌。LiCo1-x-yMgxYyO2正极材料高电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选择Mg掺杂量为0.2%(质量分数),当Y的掺杂量为0.10%(质量分数)时,在3.0~4.6 V电压范围内0.5 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212 mAh/g,循环50周的容量保持率为96.3%。4 C大倍率下,未掺杂Y元素样品容量保持率为54.9%,相比之下Y掺杂后容量保持率提高为60.4%。  相似文献   
17.
以金属硫酸盐为原料、Na_2CO_3为沉淀剂、NH_3·H_2O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结合高温烧结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800℃下烧结10 h可获得颗粒分布均匀、层状结构明显且电化学性能良好的产物。在2.0~4.8 V充放电,电流为30 mA/g时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247.4 mAh/g;电流为300 mA/g时,首次和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9.3 mAh/g、190.4 mAh/g。  相似文献   
18.
以Li2CO3、Na2CO3、Mn3O4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25Na0.75Mn O2。在高温(800℃)下合成的材料具有P2结构、P63/mmc空间群;在较低温度(500~700℃)下合成的材料为具有一定层错的混合结构。在600℃下合成的材料在2.0~4.8 V充放电,电流为0.1 C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3.3 m Ah/g,电流为0.2 C时循环34次,容量保持率为83%。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结构转变,形成与Li2Mn O3结构类似、但更稳定的新相。  相似文献   
19.
以控制结晶法合成的球形Ni0.8Co0.15Al0.05(OH)2.05为前驱体,采用加压氧化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氢氧化锂与前驱体物质的量之比(锂配比)、在煅烧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LiNi0.8Co0.15Al0.05O2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锂配比为1.02时,在0.4 MPa氧气压力下,于700℃煅烧10 h制备的材料具有最完善的结构和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8~4.3 V电压范围内,以0.2 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90.1 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2%,同时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0.
LiMn2O4的Al2O3室温固相包覆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一种室温固相法对LiMn2O4进行Al2O3表面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包覆,LiMn204材料的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循环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3.25~4.35V的充放电电压区间内,表面包覆AlE0,质量分数为1%所制备的LiMn2O4材料显示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25℃和55℃,分别可达到0.5C 120.2mAh/g和117.9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6.59%和94.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