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67篇
工业技术   263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磷酸盐结合石英质高温铸造包埋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铸造包埋材料是指用于铸造高熔点合金 (如钴铬合金、镍铬合金 )的耐火包埋。在口腔修复技术中 ,主要用于铸造冠、桥、嵌体、烤瓷牙金属基底及合支托等的蜡铸过程。磷酸盐结合石英质高温铸造包埋材料以其足够大的膨胀系数、耐高温、高强度等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某进口磷酸盐结合石英质高温铸造包埋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1 材料制备及性能检测将包埋料与配套的包埋液按液、粉质量比为 0 .16的比例调和搅拌均匀 ,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注模成型为30mm× 40mm的圆柱体 ,凝固后进行 110℃ 2 4h、10 0 0℃ 3…  相似文献   
12.
Ti(C,N)对刚玉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友胜  童维军  李楠 《耐火材料》2006,40(5):339-341
骨料采用电熔白刚玉,基质采用白刚玉细粉、活性α-Al2O3微粉、SiO2微粉及Ti(C,N)微粉,按骨料与基质质量比为70:30,α-Al2O3微粉和Ti(C,N)微粉总质量分数固定为10%,制备了Ti(C,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10%的三种刚玉质浇注料,对比了三种材料的常温物理性能、抗碱(K2O)性能及抗渣性能,并借助XRD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加入Ti(C,N)后,刚玉质浇注料经1500℃3h热处理后强度显著增大,抗碱(K2O)性能及抗渣性能随Ti(C,N)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主要机理为:Ti(C,N)促进了材料的高温烧结,改善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同时Ti(C,N)化学稳定性优良,难于被熔渣润湿,材料基质中均匀分散的Ti(C,N)减弱了碱(K2O)及熔渣对刚玉质浇注料的渗透和侵蚀。  相似文献   
13.
六铝酸钙材料的合成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采用轻质碳酸钙和活性氧化铝 ,或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初始原料 ,反应烧结合成了六铝酸钙 (CA6)材料 ,研究了原料和成型压力对合成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同时借助于XRD、TG -DSC、SEM和EDAX等测试手段对其反应过程、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1) 130 0℃时 ,合成材料的主晶相为刚玉相和CA2 ,并开始有CA6形成 ;温度升至14 0 0℃ ,CA6大量生成 ;15 0 0℃时反应完成 ,产物全部为CA6相。 130 0~ 15 0 0℃时 ,上述反应表现为体积膨胀过程 ,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径向线收缩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而高于 15 0 0℃时 ,试样明显趋向烧结 ,体积密度升高 ,线收缩率加大。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合成的试样的体积密度均高于采用轻质CaCO3 和活性氧化铝的 ,尤其在烧成温度高于 15 0 0℃时。坯体的成型压力对这两种合成试样的烧结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2 )合成六铝酸钙材料的晶粒形貌与合成工艺有关 ,制备片状晶粒的六铝酸钙材料需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晶核有足够的发育空间 ,二是从晶核生长形成片状结构需足够的物质扩散。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活性氧化铝为原料的试样 ,其CA6晶核很容易发育成片状晶形 ,且随着坯体成型压力的增加 ,片状CA6有向等轴状发展的趋势 ;采用  相似文献   
14.
以自行开发的羟基铁作为除磷吸附剂,针对低磷浓度水研究了羟基铁吸附法深度除磷的影响因素及吸附动力学,并对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吸附除磷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磷酸盐的初始浓度为0.5 mg/L、羟基铁投加量为0.03 g/L、反应体系pH值为6.0、反应时间为30 min、体系温度为25℃时,羟基铁对磷酸盐的去除率为98.3%,剩余磷酸盐浓度为0.008 mg/L;在15~35℃的吸附等温线均能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模型的R~2均达到0.99以上;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更好地拟合羟基铁对磷的吸附过程,R~2均达到0.999以上;2 mol/L的NaOH溶液对载磷羟基铁进行解吸,解吸率为97.3%,连续再生3次后的吸附量为初始吸附量的88.1%,再生效果明显;二级出水经羟基铁吸附深度除磷后,出水TP降至0.02 mg/L,可有效控制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5.
PTA质量对PET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TA原料的质量对PET装置生产过程有显著影响,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讨论了PTA原料中对PET生产不利影响的质量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智慧  李楠 《耐火材料》2005,39(1):56-58
以α-Al2O3、分析纯的MgO及分析纯的TiO2为原料,研究了在1400℃、1500℃、1600℃保温3 h下,TiO2加入量(分别为0、1%、2%、4%)对Al2O3与MgO物质的量比为21的富铝尖晶石烧结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进行物相组成分析,利用SEM和EDAX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TiO2与MgAl2O4的固溶作用,加入TiO2可显著改善富铝尖晶石的烧结性能;随着TiO2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增加,显气孔率降低,特别是在1600℃烧结后的试样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电冶矾土刚玉为骨料有利于提高浇注料的自流性能 ;六偏磷酸钠分散剂对Al2 O3泥浆流变性能有较理想的改善作用 ;电冶矾土刚玉质自流浇注料具有优良的抗渣性能 ,这主要同浇注料的显微结构和电冶矾土刚玉骨料的性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γ-Al2O3(勃姆石在700℃保温4 h热处理后的产物)、α-Al2O3(Al(OH)3在1 400℃保温4 h热处理后的产物)、勃姆石、Al(OH)3为原料,与轻烧MgO按n(Al2O3):n(MgO)=1的组成配料并制备试样,研究了在800~1 600 ℃下不同氧化铝及其对应的氢氧化物对合成尖晶石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2O3和α-Al2O3分别同与其对应的氢氧化物为原料的试样具有相似的烧结性能;且以氢氧化物为原料比以氢氧化物煅烧后所得的氧化物为原料更有利于尖晶石的生成,但不利于尖晶石的致密化.  相似文献   
19.
李楠 《玻璃》2005,32(2):12-13,28
在玻璃行业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改进工艺思想和方法,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我们对后人应负的责任和对地球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烧结气氛对合成MgAl2O4-Ti(C,N)复合陶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金属铝粉、钛白粉和轻烧MgO细粉为原料,通过设计100%焦炭粒(简称C气氛),10%钛白粉 90%焦炭粒(简称TC气氛),以及10%硅微粉 90%焦炭粒(简称SC气氛)3种埋粉条件下的高温烧结还原性气氛,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微区电子探针分析(EPMA)等手段,研究了铝热还原氮化法(1600℃3h)制备MgAl2O4-Ti(C,N)复合陶瓷在不同烧结气氛下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气氛下,烧后试样的主要物相均为MgAl2O4和Ti(C,N),Ti(C,N)可能会固溶氧,气氛对Ti(C,N)的影响较大。和单纯埋炭气氛下相比,在TC气氛下有助于Ti(C,N)的生成,但晶粒细小;在SC气氛下不利于Ti(C,N)的生成,且有玻璃相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