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14.5 mm制式弹弹头部采用非金属Tc材料,并与制式弹进行对比,在相同装药量的情况下,试验研究了两种弹丸对陶瓷复合靶的侵彻能力。采用ANSYS-LS/DYNA进行模拟仿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Tc复合弹侵彻装甲钢板形成冲塞,并在装甲钢背面有鼓包,鼓包周围有明显的裂纹。结果表明,Tc复合弹对陶瓷/钢复合靶的侵彻能力优于制式弹。  相似文献   
42.
井间干扰是实现煤层气稳产高产的有效技术措施。 目前,煤层气井间干扰的理论研究较多,准确量化的现场认识较少。 根据煤层气井排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方便、可靠、高效的用于判断井间干扰现象及定量计算井间干扰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现场观察到的煤层气井启抽水位与原始水位存在的明显差异,定量化煤层气排采降压过程中出现的井间干扰现象。 通过在保德区块的实际应用,对比了所提出方法与煤层气理论判断方法的优缺点,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得出了该区块井间干扰特征的定量化认识,同时提出了井间干扰规律在合理部署井位、提高产气速度、缩短见气时间及优化排采制度等方面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3.
根据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设计了PLC控制的负载敏感液压系统,该系统具有逻辑联锁强、能耗低、噪声低、温升低、冲击小、安全可靠等特点。介绍了该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控制要求、PLC外部接线、I/O逻辑表、手动应急操作、程序编制等,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4.
周国良  李小军 《工程力学》2013,30(2):306-312
基于改进的大质量法和位移法,分别求解非一致地震动激励下结构总反应和拟静力分量,用总反应减去拟静力分量得到动力分量,实现拟静力/动力分量的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计算精度高,与理论结果符合好。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例,分析了非一致地震动激励下,结构地震反应拟静力/动力分量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支撑间的地震动位移差动对拟静力分量影响巨大,不容忽视;拟静力分量/动力分量相互叠加或消减,致使结构反应在多点激励作用下表现复杂。  相似文献   
45.
进行了4个应用于核电工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墙轴压试验,试验设计中主要考虑距厚比参数的不同。分析了构件的破坏机理、荷载-位移曲线、钢板的荷载-屈曲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钢板的屈曲对试件整体刚度影响不明显,栓钉能有效地保证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随着距厚比变小,试件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钢板的屈曲应变变大。在试验分析基础上,给出了组合墙体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导出了适合钢板弹性屈曲应变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抗震性能,该文进行了巨-子结构控制体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均为钢框架模型且包括三个不同的模型,分别称为抗震结构模型、隔震结构模型和隔震-底层固结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试验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在主结构的加速度、层间位移,子结构的层间位移以及隔震层的变形方面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吻合较好,且不论是理论计算结果还是试验实测结果,隔震结构以及隔震-底层固结结构相对于抗震结构而言,结构的响应减小明显,说明结构施加隔震装置后能有效减小结构响应,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李小军 《四川建材》2012,38(5):69+72
砌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其原因入手,对多种不同情况下的建筑砌体结构裂缝的加固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水泥聚苯模壳(EPSC)格构式混凝土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抗震性能,对一足尺单层EPSC格构式混凝土填充墙RC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试验中考虑了墙体开洞及墙体与RC框架的连接方式,研究了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层间剪力和动应变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强震动作用下EPSC裂缝数量较多,部分格构柱水平开裂,而RC框架未发现损伤,EPSC格构式混凝土填充墙RC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仅为1/513,格构式混凝土墙体的存在极大增强了RC框架的抗侧刚度;墙体与RC框架设置不同间距、长度的拉结筋均能提高墙体的平面外稳定性能,可控制墙体与框架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49.
韩洪义  秦凯  李小军 《炼油与化工》2011,22(3):11-13,56
大庆石化公司ABS装置扩能至100 kt/a后,污水系统的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应用"涡凹气浮"技术对ABS污水进行两级气浮处理改造,对PB聚合等悬浮物浓度较高的污水进行气浮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调节池均化后再进行气浮处理,最终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0.
公路建设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由于路基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公路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损,需要进行维修,如何保证公路使用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对路基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