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4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及耐蚀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刘元刚  张巍  李久青  申磊 《材料保护》2004,37(1):17-18,22
空气中由于AZ91D镁合金耐腐蚀性差,影响实际应用.为了弄清腐蚀原因,增加应用效果,作者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AZ91D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形貌、结构和相组成,并对氧化膜的耐蚀性作了初步试验分析.研究表明,AZ91D微弧氧化膜呈3层结构,外层氧化膜存在一些孔洞;中间层氧化膜疏松、具有较大厚度;内层氧化膜与基体金属结合紧密.氧化膜主要由MgO,MgSiO3,MgAl2O4,Mg3(PO4)2组成.经1周3%NaCl溶液浸泡试验,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AZ91D镁合金的耐蚀性,但氧化膜表面富含Si,P的颗粒是易发生腐蚀的电化学活性点,导致氧化膜发生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308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测得的反向扫描电流的最大值与正向扫描电流的最大值的比值(ir/ia)评价各种敏化程度的308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在不出现过敏化条件下,比值ir/ia与材料的敏化程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敏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和敏化时间的延长,电流比值ir/ia增大。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可以灵敏并且定量地评价308L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并且与草酸实验中得到的金相评级有对应性,ir/ia≤2.97×10-3对应草酸浸蚀实验中的“阶梯”组织,2.97×10-3相似文献   
13.
316L不锈钢在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局部腐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球-平面接触微动磨损设备,对轧制固溶316L不锈钢在0.9%NaCl溶液微动过程中局部腐蚀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动是使不锈钢发生腐蚀的主导因素,开路状态下,316L不锈钢在微动过程中发生严重缝隙腐蚀,金属离子在微动区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碱性氢氧化物沉淀,加剧了微动区中心的贫氧特征,并改变了材料表面印化膜与基体间的应力状态,使材料表面氧化膜发生局部损伤,成为主导微动损伤扩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制的微动腐蚀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NaCl溶液和 3.5%NaCl溶液中不同的 pH值对 ICr13不锈钢微动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动腐蚀失重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NaCl的浓度(0~12)%及pH值(4~14)对微动腐蚀失重量的影响遵循不同的指数规律,影响大小的绝对值都在同一数量级,但影响方向相反;NaOH对NaCl溶液中的微动腐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铝合金表面四价铈盐转化膜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铝合金表面四价铈盐稀土转化膜成膜工艺-SRE工艺。考察了工艺因素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及成膜的动力学规律。经SRE工艺处理的铝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得到明显改善。利用AES、EPMA、ESCA考察了SRE转化膜的组成、价态及元素在膜中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敏化态304L不锈钢在0.5mol/LH2SO4+10(-3)mol/LCH3CSNH2溶液中晶间腐蚀存在两个敏感电位区间,一个是活化-钝化过渡电位区,另一个敏感电位区间的晶间腐蚀的临界电位值是1040mV(SCE),高于这个电位值,材料对晶间腐蚀敏感.用恒电位法可以评价材料晶间腐蚀的倾向,恒电位实验法测量的电流和电流-时间曲线的斜率越大,材料的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19.
用恒电位浸蚀方法研究了304L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并用EPR法对恒电位浸蚀法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恒电位浸蚀法有可能发展成一种快速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