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8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硅材料的比容量(Li15Si4,3590mAh/g)是已商用化的石墨负极(LiC6,372mAh/g)的10倍,硅负极的商业化可有效提高单体电芯的容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硅负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时存在400%的体积膨胀,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粉化开裂而从集流体上剥落,使得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同时不断形成新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最终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恶化。本研究从硅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出发,提出硅负极材料锂化/脱锂化产生的体积膨胀效应导致的粉化开裂和SEI膜不稳定问题的最新调控方法和研究方向,为硅负极材料的研究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2.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线路网络的快速发展,TETRA无线通信互联互通技术受到了广泛重视,文章将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的通信需求,应用无线通信TETRA系统的互联不同技术,对不同线路无线通信的互通性进行考虑,做到可操作性,直至网络化运营,是更加高效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脉冲MIG焊参数一元化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数字化焊机焊接参数复杂繁琐,不易于实现大规模工艺试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脉冲MIG焊参数一元化调节方法.该方法利用经工艺试验得到的大步距标定的焊接电流与各种焊接参数的拟合关系,得到最佳的拟合曲线,充分利用了所有的经试验得到的理想数据,并且容易实现软件编程,算法简便,可快速实现大范围内对焊接参数的连续调节.通过对单脉冲、双脉冲焊接参数的拟合处理并且进行试焊,焊接过程稳定,能够得到成形美观、飞溅较少、鱼鳞纹清晰的焊缝.结果表明,该拟合方法稳定、可靠、可行.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研究历史、理化特性和对人畜的危害,总结了饲料及其原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的研究进展,简述了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最后对黄曲霉毒素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针对拒绝服务攻击,分析了几种发现拒绝服务攻击路径的反向追踪技术.随后,提出一种改进的ICMP反向追溯方案,称为具有记忆路径的ICMP反向追溯(ITrace-MP).在一定程度上,此方案明确了ITrace信息的目的性,提高了ITrace信息的有效性,同时,不再需要为重组攻击路径而分析多个追踪片断.  相似文献   
46.
利用线阵相机在线对涂漆后的电机冲片进行双面扫描.通过图像分析软件的处理,检测硅钢片表观质量,并自动筛除不合格的硅钢片,保证电机性能.  相似文献   
47.
视听觉整合的脑电信号研究丰富了脑认知领域的内容,但是现有的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大部分是基于线性的分析方法,同时对数据的信噪比要求较高。而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排序递归图的递归定量分析方法对被测信号的噪声要求较低,并且是基于非线性的分析方法,为视听觉整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设计不同视听刺激范式的实验,采集被试在不同刺激范式下的脑电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得到排序递归图。以递归率和确定性作为整合效果的分析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非线性角度分析视听觉整合效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8.
49.
50.
挖掘机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采用电比例阀和电比例泵同步控制的方式,基本消除传统负载敏感系统中存在的泵滞后阀控现象,同时由于该系统无须进行压力闭环反馈控制,不用预设泵出口与最高负载之间的压力裕度,因此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节能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以2 t挖掘机试验样机为研究对象,试验对比分析负载敏感系统和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及能耗特性,设计阀前压力补偿型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的抗流量饱和控制器。试验表明,与负载敏感系统相比,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不仅弥补了负载敏感系统流量饱和时不能按比例分配流量的不足,而且泵与最高负载之间的压力裕度降低0.6~0.7 MPa,节能8%~10%,在提高系统动态性和节能性的同时,稳定性也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