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23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61.
双单体改性对纳米CaCO3/PP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界面改性纳米CaCO3/PP复合材料,用DSC研究了在有、无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存在下,反应单体丙烯酸(AA)及苯乙烯(St)对PP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A改性纳米CaCO3/PP可使结晶温度提高;St改性使纳米CaCO3/PP的结晶温度降低,但在DCP存在下结晶温度反而提高。AA和St双单体改性使纳米CaCO3/PP的结晶温度明显降低,但加有DCP的双单体改性却使纳米CaCO3/PP的结晶温度大幅提高,说明双单体接枝物有促进纳米CaCO3表面成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3 纳米材料研究的焦点⑴解决纳米材料制备的关键问题团聚-分散、吸附-脱附及纳米尺寸单元材料的烧结问题.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和包覆的研究目的应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制备纳米粒子防止粒子长大和解决团聚问题.包覆后的小粒子可以消除粒子表面的带电效应,防止团聚;在粒子表面形成一个势垒,使纳米粒子在制备烧结过程中(若用无机物包覆)粒子不易长大;若用有机物包覆可使无机纳米粒子能与有机物润湿,用于对塑料改性可以提高强度、韧性、使用温度、防水性等.  相似文献   
63.
聚丙烯阴离子接枝尼龙6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采用固相接枝法制备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PP-g-AA再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反应,产率为59.3%,其产物是PP-g-AA与PA 6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助催化剂.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150℃时,PP-g-PA 6的接枝率为2.5%.并用IR、DSC、SEM表征了PP-g-PA 6的结构与形态,结果表明PA6接枝仅影响了PP的Tc而不影响其Tm.  相似文献   
64.
介绍引进大型尿基 NPK复合肥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较详细地阐述并剖析了尿基 NPK复合肥的生产难点及高浓度尿液输送、造粒、干燥、尾气处理等工序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5.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炭纤维(CF)表面异氰酸酯化改性后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多重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和其表面的接枝改性都会改变PA6等温结晶所得晶体的晶型和结晶度,且此作用与等温结晶的温度有关。较低的结晶温度下,未接枝CF表面的诱导作用有利于基体PA6形成稳定的α晶型;而表面接枝改性CF与PA6界面相互作用的提高会阻碍基体形成稳定的α晶型,主要形成γ和γ^o晶型。较高温度下,未改性CF表面的诱导作用减弱,基体与纯PA6一样主要形成γ晶型;而接枝改性CF则使得基体倾向形成亚稳定的γ^o型结晶。且未接枝CF的加入使得PA6的表观相对结晶度增大。而CF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表观相对结晶度减小。  相似文献   
66.
简要介绍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广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面对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广ISO 14000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实施ISO 14000标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7.
剑麻纤维增强玻璃钢靠背椅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了一种环保性好、回收问题容易解决而学性能优越的新麻纤维-玻纤混杂复合材料开发应用情况。并以靠背椅为例,给出它和现有玻璃钢以及SMC靠背整体力学性能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68.
本文为作者在“90年代复合材料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特邀发言。全面阐述了当前高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指出高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世界各国正为它的发展进行激烈竞争。而新材料在高技术发展中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本文介绍了新材料的发展前沿和重点,以及发展新材料的重要要素和途径。  相似文献   
69.
1.3 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的关系1.3.1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nanocomposites)是指在由不同组分构成的复合体系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分至少有一维以纳米尺寸(≤100nm)均匀分散在另一组分的基体中,这类复合体系也有人称为杂化材料(Hybrid Materials)。 纳米复合材料内含的不同组分的分散相或连续相有多种多样,如金属/金属、金属/陶瓷、金属/聚合物、陶瓷/聚合物、陶瓷/金属、陶瓷/陶瓷、聚合物/聚合物等。作为分散相的形状有球状、棒状、片状等。复合方式也有多种类…  相似文献   
70.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对CO2、N2、O2与氙气的吸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基体的活性炭纤维对CO2,N2,O2及Xe的吸附规律等温线,发现CO2与Xe具有相似的吸附规律,N2,O2则有所不同,X光电子能谱表明,吸附氙气后活性炭纤维的结构未发生变化,根据吸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系统的吸附热与吸附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