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及内涵式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混凝结构设计(简称混凝土结构),进行MOOC课程建设,通过内容重构、教学设计和在线适用性改造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课程特色。在此基础上,坚持OBE理念,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实践表明,基于MOOC的混凝土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2.
对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CA))进行单轴受压疲劳试验,重点考察其疲劳破坏形态、疲劳变形、疲劳寿命及疲劳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UHPC(CA)疲劳破坏全过程,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存活率-应力水平-疲劳寿命(p‑S‑N)方程.结果表明:UHPC(CA)疲劳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破坏时试件呈现1条或2条主裂缝;UHPC(CA)疲劳破坏断面分为疲劳区和裂纹扩展区,疲劳区有明显的反复摩擦痕迹;UHPC(CA)疲劳变形发展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即微裂纹萌生发展阶段、微裂纹稳定发展和宏观裂缝萌生阶段、宏观裂缝发展阶段;UHPC(CA)单调应力-应变曲线仅在高应力水平(S≥0.8)下可作为其疲劳变形的包络线;UHPC(CA)具有95%存活率的疲劳强度为61.78 MPa,对应的应力水平为0.520.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HF-UHPC)的力学性能尺寸效应规律,考虑纤维参数的影响,对不同尺寸HF-UHPC试件开展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和钢纤维长径比的增加,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受压峰值应变的尺寸效应更加显著;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受压峰值应变的尺寸效应变化幅度较小,呈现先减后增趋势;试件弹性模量的尺寸效应受混杂纤维参数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此外,基于试验结果揭示了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效应产生机理,并建立了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律参数的计算公式,可用于不同尺寸试件的抗压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新型空气预热器的结构,采用波纹板片组成间壁式换热器,具有强化传热,结构紧凑,避免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存在的漏风问题。  相似文献   
85.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对某大厦屋顶托梁拔柱进行加固设计,同时通过静力试验以及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设计方案中钢梁的应力、应变以及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梁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仍能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其作为框架结构的托换梁能安全地实现荷载的传递;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因而通过有限元分析,能较好地模拟托梁拔柱的过程中钢梁的受力过程.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标准火灾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建立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柱的耐火有限元模型,并重点对比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部分其他类型混凝土的热工参数及高温下本构关系的不同对构件温度和耐火极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构件的核心混凝土温度明显高于相应的普通钢管混凝土或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核心混凝...  相似文献   
87.
88.
以丹江口水库为对象,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库区初期工程和续建工程水压应力场,分析其特点和变化,探讨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并对丹江口水库续建工程诱发地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库区蓄水后浅层诱发地震与库水载荷在库岸形成的主拉应力和拉应变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库水使主要断层产生相对滑移,但是否因此而诱发地震,尚与库区地质条件有着重要关系。续建工程水位提高后,丹库东侧为主要淹没区,该库有可能诱发新的地震,地震危险区为:黄庄、凤凰、厚坡、九重、彭桥、仓房。  相似文献   
89.
根据丹江口库区的地质构造,考虑断裂破碎带和岩石力学参数随埋深变化,建立计算模型,反演分析了库区的初始地应力场,结果表明:1)库区地应力的临界深度在1km埋深附近;2)水平方向两个主应力,在埋深750m范围内X轴方向为主压应力,随埋深由13MPa增至23MPa,Y轴方向为主拉应力,随埋深由12MPa减至0,埋深750m以下两个坐标轴方向均为主压应力且随埋深增加;3)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在埋深10km范围内随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大约10km深处急剧减小,20km以外基本消失,岩体处于静水压力状态.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碳纤维布(CFRP)加固砌体结构的地震反应,选取2条天然波和l条人工波,对1/4缩尺比例的两层两开间带构造柱的CFRP加固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模拟地震激励的增加,试验模型砂浆开裂并延伸,此时CFRP能有效地约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试验模型第二层动力放大系数约为第一层的2倍;当输入至峰值加速度1.40g时,试验模型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42,且两侧水平位移不一致,存在较为明显的扭转,但模型没有发生严重破坏.CFRP加固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