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34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使用粉末冶金模压成形和无压反应烧结方法,制备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研究了铝含量对其孔隙形成机理以及孔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后Ti-Al合金坯块发生了显著的体积膨胀;最大孔径和开孔隙率都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铝含量(质量分数)超过60%时,总孔隙率出现下降趋势;Kirkendall效应导致的钛铝元素偏扩散反应是体积膨胀和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对有模板剂和无模板剂条件下纳米 A 型和 FAU 型沸石的合成方法及生长机理进行了综述。当合成液中无模板剂存在时,所得产物中仅部分颗粒粒径小于100 nm,且粒径分布较宽;当在合成液中添加模板剂时,合成出的纳米沸石粒径均一且容易控制。纳米 A 型和 FAU 型沸石合成机理的研究表明,无模板剂时,纳米 A 型沸石由无定形凝胶颗粒的随机聚集体晶化形成,纳米FAU 型沸石由大量小晶体随机聚集形成;有模板剂存在时,纳米 A 型与 FAU 型沸石均由分散的无定形凝胶颗粒晶化形成。开发在无需添加模板剂或尽量少用模板剂的条件下制备粒径小且分布窄的纳米沸石的新方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
液体排除法测定多孔陶瓷膜孔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液体排除法实验测定了多孔陶瓷膜的孔径分布。对比了浸润-渗透体系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测定重复性,并与气体泡压法、压尔法、气体吸附-脱附法和渗透孔度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陶瓷超滤膜和微滤膜的孔径分布。  相似文献   
24.
无机膜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南平 《江苏化工》2000,28(1):14-17
无机膜的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 ,其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用于轴同位素分离的核工业时期 ;液体分离时期 ;以膜催化反应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时期。通过这3个阶段的发展 ,无机膜分离技术已初步产业化 ,尤其是陶瓷膜 ,80年代初期成功地在法国的奶业和饮料(葡萄酒、啤酒、苹果酒)业推广应用后 ,其技术和产业地位逐步确立 ,应用已拓展至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等领域 ,成为苛刻条件下精密过滤分离的重要新技术 ,其市场销售额以35%的年增长率发展着。在发展液体分离膜的同时 ,无机膜优异的材料性能日益…  相似文献   
25.
改进的Peng-Robinson方程结合经典的二次型混合规则,在含N_2、CH_4、CO_2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VLE)数据关联中获得了与温度无关的二元交互系数K_(ij)用于推算其三元VLE取得了简便有效的结果。压力平均百分偏差2.65%,汽相组成绝对平均偏差1.24%。  相似文献   
26.
中国膜科学技术的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技术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分离,已成为当代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水资源、环境等领域重大问题的共性技术,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科研院校的持续研发,中国膜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总体回顾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膜设计、制备与应用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角度,简要概括我国近10年来在水处理膜、渗透汽化膜、气体分离膜、离子交换膜、无机膜、膜反应器、新型膜方面取得的创新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7.
基于毛细管冷凝机理,改进了蒸汽渗透法(permporometry),并实验测定了γ-Al2O3非对称超滤膜分离层的孔径分布.研究了环己烷和四氯化碳两种冷凝介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氮气吸附-脱附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蒸汽渗透法具有装置简单、适于测定纳米级超滤膜孔径分布、结果可靠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烧结法制备氧化锆-氧化铝复合微滤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超  黄培  徐南平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1998,18(1):18-21,30
采用悬浮粒子烧结法,在两种不同结构的α-Al2O3支撑体上制备出0.17μm左右的管式氧化锆复合微滤膜,研究制膜条件对ZrO2/α-Al2O3复合微滤膜的成膜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要得以无缺陷膜,干燥烧结的温度及时间的适当控制尤为重要,温度为bTs烽结2h成膜较好。采用气体泡压法测定膜的孔径分布,并以纯水通量表征膜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29.
Nanoparticle synthesis in flame is an attract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Nanoparticle can be synthesized in flame by either gas-to-particle conversion or particle-to-particle conversion.Since precursors in gas-to-particle conversion must be gases, it is required that the corresponded liquid  相似文献   
30.
指出了DRI隧道窑的特点;在还原过程中产生可燃气体;冷却带应防止海绵铁氧化;还原高温带较长,占总长度的50%以上.根据生产实践所获得的经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改进型DRI隧道窑的设计,如预热带设置气幕、商温带实施二次鼓风、烧煤粉取代烧煤块、冷却带强化间接冷却、窑侧墙下部架空、余热利用、适当提高投资以改善技术经济指标和环境条件等技术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