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1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张贵锋  朱大恒  程若亮  刘旭 《焊管》2020,43(11):26-35
搅拌摩擦对接焊根部弱连接缺陷(kissing bond ,KB)源于针长短(搅不到)、针尖细(搅不动)及无法横向加压机构(加压难),而且对压入深度的微幅波动敏感,因此成为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难以根除的棘手缺陷。为了消除根部弱连接缺陷,分析综述了KB的成因、特征与现有消除方法,在搅拌摩擦钎焊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根部钎焊辅助的搅拌摩擦对接焊”新方法,即在根部下方与垫板之间预置能与母材发生共晶反应的钎料(视需要在根部界面间预置钎料),在形成液相后,向上溶解位于针尖下方的薄层固态母材(温度高、变形大),实现根部去膜与根部混合,达到消除KB缺陷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免除二次减薄、降低对焊接根部塑性流动苛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2.
氮碳共价化保物(β-C3N4),碳氮化硼以及低价氧化硼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几种超硬材料,本文对其发展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在1 200℃×50s,流动Ar气保护的相同条件下,对比进行了三种非晶态钎料BNi-2,BNi-3与Fe基非晶(Fe78B13Si9)对低碳钢管的润湿性试验.结果表明,BNi-2的润湿角较小,约为10 °左右,且对母材表面洁净程度不敏感;BNi-3的润湿角约为45°;Fe基非晶的润湿性最差.分析认为,BNi-2优越的润湿性归因于少量的Cr与Fe有良好的冶金相容性(Cr在Fe中有较大的固溶度并能与钢中的碳作用)以及BNi-2本身较低的熔点.  相似文献   
24.
张贵锋  张建勋  裴怡 《焊管》2007,30(4):10-17
自2000年以来,为取代螺纹-法兰连接与电弧焊这两种传统的现场钢管对接工艺,日本开发了一种名为钎压焊(BPW:Braze Pressure Welding)的钢管压力对焊现场安装新技术.BPW新工艺以熔点较高并能显著溶解母材的钎料为中间层,利用感应电源加热并施加较大的压力,挤出液态中间层及氧化膜等形成的夹杂物,最终在焊接面周边形成圆滑过渡的钎角,同时,在界面处实现洁净母材之间直接接触的固相压力焊接合.BPW工艺的主要优点:①无火灾危险及焊工操作技能引起的接头性能波动;②对接面错边处所形成的钎角,降低了错边引起的应力集中,增大了接合面积;③液态中间层溶解、剥离母材表面氧化膜以及氧化膜自身的球化,使液态中间层对母材表面氧化膜有自清洁作用;④与固态焊接相比,降低了所需的焊接压力与变形.BPW尤为适于在狭窄空间或易燃、易爆环境下的现场钢管对接.  相似文献   
25.
通过分析比较低压化学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的大量试验方法及规律,认为非平衡条件下金刚石微晶形核篚具备三个宏观条件:1)馈入足够高的能量;2)衬底表面应形成大的能量梯度;3)气氛中应含超平衡浓度的刻蚀剂,以有效的抑制非金刚石碳相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采用Cu箔中间层在Ar气氛保护、550℃条件下过渡液相扩散焊(TLP)焊接SiC颗粒(SiCP)增强Al基复合材料SiCP/ZL101和SiCP/Al (SiCP 10vol%),对母材与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剪切强度、焊接接头剪切断面与断裂路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铸Al(ZL101)与纯Al(Al)基体中,分别通过共晶温度较低的Al-Si-Cu(524℃)三元共晶反应与Al-Cu(548℃)二元共晶反应实现中间层金属/基体金属(M/M)界面润湿。其中铸Al基体焊接接头中虽有颗粒偏聚,但由于Al-Si-Cu三元共晶反应的Cu含量(26.7wt%)低于Al-Cu二元共晶反应的Cu含量(33wt%),SiCP/ZL101焊接接头焊缝中CuAl2相少于SiCP/Al焊接接头焊缝中的CuAl2相,且未出现CuAl2相的聚集,故其强度较高。Cu中间层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CuAl2相是影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两种复合材料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分别为85.4 MPa和73 MPa。   相似文献   
27.
总结对比了美国焊接手册第4版(1960年出版) ̄第8版(1991年出版)中特种焊工艺的动态变迁历史。此外,概括了现阶段的典型特种焊工艺及20世纪70 ̄90年代有重大影响的特种焊工艺。  相似文献   
28.
从美国焊接手册看特种焊工艺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对比了美国焊接手册第4版(1960年出版)~第8版(1991年出版)中特种焊工艺的动态变迁历史。此外,慨括了现阶段的典型特种焊工艺及20世纪70-90年代有重大影响的特种焊工艺。  相似文献   
29.
张贵锋  郑修麟 《功能材料》1996,27(2):164-166
用O2/C2H2燃烧火焰法在各种不同性质的衬底材料上直接合成金刚石薄膜,研究了硬质合金刀头的不同的冷却方式下,对合成金刚石膜的影响。结果表明:YG6硬质合金由于Co的存在影响了金刚石膜的质量;当冷却方法不当时,硬质合金头刃部易过热;采和分段沉积法可改善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的附着性。  相似文献   
30.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WCVD),在很近的热丝与衬底距离(5 mm)下沉积多晶硅薄膜,研究了热丝温度、SiH4浓度对多晶硅晶粒取向和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丝温度在1400℃~1800℃变化,衬底温度225℃~320℃时,沉积出多晶硅薄膜的择优取向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是(111)→(220)→(111);在低的灯丝温度(≈1450℃)和低的衬底温度(≈235℃)条件下,获得了晶粒横向尺寸大于1μm、垂直尺寸大于5μm的均匀致密的多晶硅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