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介绍了目前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讨论了传统制备工艺所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原位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对其工艺特点、材料性能以及目前的应用现状等几方面的讨论,展示了该制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22.
将原位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的碳纳米管(CNTs)与铝的复合粉末进行球磨混合,进而粉末冶金制备CNTs/Al复合材料,研究球磨工艺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过程中不添加过程控制剂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CNTs逐步分散嵌入铝基体内部,复合材料的组织也变得更加致密均匀。CNTs/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均随球磨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但是伸长率先增后减。经90min球磨的CNTs/Al复合材料展现了强韧兼备的特点,其硬度和抗拉强度较原始纯铝提高了1.4倍和1.7倍,并且具有17.9%的高伸长率。  相似文献   
23.
安皎玉  师春生 《人造纤维》2004,34(5):8-10,21
介绍了粘胶长丝压洗后处理油浴回收的小试结果和在生产线应用时的建议方案,以及经济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24.
新型聚乙烯管道电熔焊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用于聚乙烯管道焊接的新技术,即采用炭毡/聚乙烯复合材料作为热源进行电熔焊接的方法,并对影响焊接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相应的焊接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焊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输入功率、焊接界面温度和焊接时间、当焊接界面温度在140-220℃范围内时可以获得良好的焊接效果,而焊接时间对焊接强度的影响与输入功率有关。同时,焊接界面附近的材料显微组织会发生变化,熔融时间对焊接界面的断裂方式有显著的影响。与现行的电热丝焊接方法相比,本文提供的电路焊接方法真有成本低、易于使用、通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揭示1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螺旋压缩弹簧的抗应力松弛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在100、140、180和220 ℃下分别对弹簧进行了长达960 h的应力松弛试验。结果发现,经过松弛试验后,弹簧的自由长度变化较小。松驰温度为100 ℃时,在松驰过程中一阶段和二阶段间的拐点相较于其他松驰温度不明显,这是由松驰机理不同所导致的。此外,1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螺旋压缩弹簧在100 ℃松弛时的塑性变形方式以位错的多滑移为主,而在更高的温度则以多滑移和孪生的方式发生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镀Cu碳毡/环氧树脂(CuCF/EP)复合材料的制备,并探讨了镀Cu量对碳毡电阻率,复合材料电阻率及其电磁屏蔽效率的影响规律.经合理工艺制得的镀Cu碳毡(400mg.g-1Cu—CF)含量为300mg.g-1CuCF/EP复合材料,其电磁屏蔽效率可在20~1000MHz范围内达到60dB.  相似文献   
27.
粉末烧结法制备开孔泡沫铝压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烧结工艺制备开孔泡沫铝并研究了其压缩性能,不同形态的尿素和氯化钠颗粒作为造孔剂使泡沫铝的孔隙度控制在70%。结果表明:粉末烧结法制备的泡沫铝呵以容易地控制孔隙度及孔径的大小,并且孔结构很好地保持了造孔剂的形状。不同的孔结构对泡沫铝的压缩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球形孔结构得到了最佳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28.
活性碳毡电路屏(直立碳纤维)/树脂复合吸波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含活性碳毡电路屏和直立碳纤维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 含碳毡电路屏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的种类(感性、容性) 和尺寸密切相关。含感性屏的吸波材料, 当毡条间距、宽度分别为7 mm、5 mm 时, 材料在整个雷达波段(8~18 GHz) 有- 10 dB 以下的反射衰减。含容性屏的吸波材料, 随电路屏中碳毡块间距和边长的减小, 吸波性能提高。含直立碳纤维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纤维间距有关, 间距为4 mm 时可获得有效带宽7. 6 GHz 的吸波材料。用分块设计的思想设计吸波材料, 可提高其吸波性能。分块中心对称的感性电路屏(毡条宽5 mm , 间距10 mm) 和直立碳纤维(间距8 mm) 混杂吸波体在11. 8~18 GHz 频带内有低于- 20 dB 的反射衰减, 最大吸收峰值- 30 dB。  相似文献   
29.
采用原位化学工艺制备了ZrO2/Cu纳米复合粉末,并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ZrO2/Cu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体积收缩率增大,同时电导率、显微硬度也增大;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体积收缩率增大,显微硬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减小。当烧结温度为975℃,时间为90min时,得到的ZrO2/Cu纳米复合材料性能较佳(122HV,93.4IASC%)。  相似文献   
30.
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计算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田春  赵乃勤  师春生  李家俊 《功能材料》2005,36(7):988-991,995
吸波材料是现代武器系统隐身技术的关键材料,随着近年来隐身技术的迅猛发展,吸波材料的研究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目前常用的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并且对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