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的黑曲霉菌株1504,通过诱变育种选育得到突变菌株UNⅡ021。为进一步提高产酶活力,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以10%的葡萄糖为碳源,0.5%牛肉蛋白胨和0.5%硝酸钠为氮源,碳酸钙添加量30 g/L,培养基初始pH 5.2,接种量0.05(V/V),培养温度29℃,摇床转速24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4 d菌株UNⅡ021产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达到363.04 U/mL,是优化前的2.14倍。  相似文献   
12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小茴香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比较精油收率及精油气相色谱分析含有的组分数量,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小茴香挥发性成分较佳条件为乙醚萃取剂,小茴香∶乙醚∶水为10g∶40mL∶100mL,提取时间3h。气质联机分析所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反式茴香脑(7456%)、爱草脑(240%)、葑酮(105%)、茴香醛(351%)、1,8桉树脑(015%)、樟脑(005%)、萜烯类(297%)、香豆素(003%)、十八碳烯酸(018%)等43种化合物,总相对百分含量为8903%。  相似文献   
123.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燕麦片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机(GC-MS)对燕麦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并用十五碳烷作为内标物进行了内标法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17种、酮类6种、醇类6种、酚类3种、烃类25种、酸类4种、酯类3种、杂环类5种、其他类化合物3种,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芥酸酰胺(297.95μg/kg)、(E,E)-2,4-癸二烯醛(279.95μg/kg)、2,4-二叔丁基苯酚(275.16μg/kg)、己醛(200.88μg/kg)、棕榈酸(139.77μg/kg)、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80.50μg/kg)、环己醇(80.07μg/kg)、(E)-壬烯醛(67.28μg/kg)、2-戊基呋喃(66.33μg/kg)、油酸酰胺(54.53μg/kg)、油酸(55.00μg/kg)、亚油酸(48.12μg/kg)、2,6-二叔丁基对甲酚(48.09μg/kg)、戊醇(39.91μg/kg)、2,3-丁二酮(37.36μg/kg)、苯乙醛(34.61μg/kg)、壬醛(34.36μg/kg)等。  相似文献   
124.
通过设计“水解植物蛋白液 葡萄糖”模型热反应,考察了不同3-氯-1,2-丙二醇 (3-MCPD)含量的HVP液、葡萄糖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热反应产物中 3-MCPD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热反应产物中 3-MCPD 含量随着 HVP 液中 3-MCPD 的含量增加而增加;随着葡萄糖用量增加而减少;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3-MCPD 的量先增加后减少;热反应时间越长,3-MCPD 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25.
126.
将30 mL甲醇和1 mL二乙胺加入100 mL三口瓶中,先加入0.05 mol硫醇,反应0.5 h,再加入0.05 mol 1,2-环硫丁烷,回流反应5~8 h,反应结束处理后得1-烷硫基-2-丁硫醇,其中烷硫基分别是乙硫基、丙硫基、丁硫基、己硫基、辛硫基、糠硫基,相应的产率分别为47.3%、40.8%、41.3%、39.6%、39.2%、38.1%。经IR、GC-MS、1HNMR分析确证了以上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并对香气进行了评价,1-烷硫基-2-丁硫醇类化合物一般具有葱蒜、蔬菜、似留兰香、瓜香和烤香香气。  相似文献   
127.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古井贡酒中高温大曲进行分析,共定性出108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考察不同样品量下化合物的β值,在35和50 mg样品量下,建立了应用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multiple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HS-SPME)对醛酮类、酚类、含氮类、呋喃类、内酯类、萜烯类等46种化合物进行定量的方法。该方法回收率为76.83%~133.11%、最低检测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低于103.818 ng/g、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1.34%,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MHS-SPME可用于大曲中这46种化合物的定量,化合物含量在(3645.79±442.43)~(6.32±1.03)ng/g之间。该方法为定量大曲中挥发性成分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也为企业完善大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8.
电子鼻对花椒精油的辨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了四川大红袍花椒和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精油,用电子鼻对花椒产地、提取方法和同种提取方法下的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花椒精油进行了辨别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花椒精油的特征气味指纹图,发现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花椒精油.各主成分分析图中,第1、第2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8.989%~99.5969%,辨别指数为93~95.初步探索了统计质量控制法控制花椒精油质量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判断花椒精油的来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9.
黄金波  余爱农  孙宝国  余华 《化学世界》2006,47(8):477-480,483
以CuBr为催化剂,NMP为溶剂,在110°C条件下,先用3-溴噻吩与过量的甲醇钠发生取代反应合成3-甲氧基噻吩,收率为82.3%。再以无水NaHSO4为催化剂,用正戊醇与3-甲氧基噻吩反应,合成了3-戊氧基噻吩。通过正交反应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3-戊氧基噻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3-甲氧基噻吩)∶n(戊醇)=1∶1.1;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115°C;催化剂用量:0.25%。然后根据合成3-戊氧基噻吩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加以适当修改,合成了3-乙氧基噻吩、3-丙氧基噻吩、3-丁氧基噻吩、3-戊氧基噻吩、3-己氧基噻吩、3-辛氧基噻吩,收率分别为78.5%、73.5%、71.5%、69.7%、67.2%、64.3%。这些化合物结构都通过IR,1H NMR和MS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香味评价。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肉香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0.
综述了磷脂与Maillard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磷脂与Maillard反应体系相互作用,导致磷脂氧化降解产物发生变化,醛的量明显减少;而Maillard反应挥发性产物中酰基噻吩类、杂环硫醇类、噻吩酮类、双环噻吩类、巯基酮类以及部分噁唑类减少.磷脂氧化降解产物与Maillard反应中间体发生反应,形成一些新的挥发性产物,包括2-戊基吡啶、2-烷基噻吩、烯基噻吩、戊基噻喃以及脂肪硫醇.而且加入磷脂后的Maillard反应体系能产生更好的肉香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