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一包方便面里有25种食品添加剂,别吃方便面了,方便面里有毒!"近一段时间网上和部分媒体在传播耸人听闻的信息。果真如此吗?食品添加剂真的就这么"十恶不赦"吗?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是什么关系?有着怎样本质上的区别?食品添加剂对人类的健康到底是有益还是无益呢?消费者到底该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食品香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占整个食品添加剂市场的四分之一以上。近些年食品香料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分离提取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物技术等,而后者包括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化学性质相对活泼、在食品中天然含量低、阈值低而特征性强的高影响力的含硫香料成为食品香料中快速发展的一类重要香料,而天然香料市场也稳步扩大。该文对这两类香料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方法对煎鸡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考察萃取头、萃取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黑色萃取头(75μm Carboxen/PDMS),吸附温度75℃,吸附时间70 min。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醛类16种(40.588%)、含氮化合物14种(23.639%)、醇类8种(7.156%)、烃类3种(4.800%)、酚类及杂环化合物3种(1.755%)、酮类3种(0.868%)及含硫化合物3种(0.563%)。鉴定出含量较高(相对质量分数大于2.5%)的物质有:2,5-二甲基吡嗪、3-甲基丁醛、2-甲基吡嗪、壬醛、苯甲醛、反,反-2,4-癸二烯醛、辛醛、2-甲基丁醛、反-2-癸烯醛、3,7-二甲基-1,6-辛二烯、1-辛烯-3-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的前处理方法提取扳倒井芝麻香型白酒中的香味物质成分,结合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O)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该香型白酒中含硫特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除了之前报道的4种含硫化合物外,还检测到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四硫醚、3-甲硫基丙醛、糠硫醇、二异丙基二硫、二糠基二硫醚和甲基甲烷硫代磺酸酯。其中二甲基四硫醚、糠硫醇、二异丙基二硫、二糠基二硫醚和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是首次在芝麻香型白酒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白酒中潜在的化学污染物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及农药残留,综述其来源、危害、检测手段以及控制措施,力求为提升我国白酒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增强行业的有效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配料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食品色、香、味、质构等感官特性和营养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品质和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食品产业科学“三减”与健康内涵“N加”双轮驱动格局的形成,“风味健康双导向”食品配料逐渐成为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回顾了我国食品配料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其在食品工业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综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当前食品功能性配料研究及产业的现状。最后总结并展望食品功能性配料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食品配料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Monacolin K含量和菌丝的生长速度为指标,以红曲霉为发酵菌种,以沙棘籽粕为基质,探究不同固体发酵条件对菌丝生长速度、Monacolin K含量以及对发酵菌质中水溶性和醇溶性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米为所考察范围内的最优辅料;随着燕麦米所占比例的增大,Monacolin K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由最初的(32.77±12.83)μg/g DW升高至(2 972.18±15.66)μg/g DW,生长速度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最优含水量为60%,生长速度最高,为(0.42±0.04)cm/d,Monacolin K的积累量也达到最高,为(1 836.88±17.73)μg/g DW;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Monacolin K的含量逐渐升高,并于第5天开始迅速积累,在第17天达到最高,为(2 418.53±86.20)μg/g DW;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菌质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微生物的生长状态紧密相关。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生长受到限制,使基质中的活性成分得以保留,但同时也因微生物对基质的分解作用微弱而不易被提取和检测;适宜环境下,微生物的生长状态良好,基质中的活性成分被分解消耗,但同时也因微生物本身数量的增加使最终发酵菌质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将胆固醇氧化酶应用于低胆固醇系列食品开发和胆固醇测定中,研究优化了菌株Rhodococcus SP.R14-2发酵生产胆固醇氧化酶(COX)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测定比较COX酶活力,利用全自动发酵罐小试生产COX,研究发酵温度、pH、乳化剂、通风量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COX产量的影响.结果:Rhodococcus SP.R14-2的生物生长量和产酶是部分偶联的,胞外COX酶的合成高峰比生物量高峰滞后约12h.发酵过程中分段控制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分别为:发酵前10h,200r/min和4L/min;10~50h,300r/min和5L/min:50h后,250r/min和4.5L/min,COX达到1.58u/mL的最高量.结论:发酵温度、培养基pH、通气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影响其生物量和COX酶合成,采用分段式控制,有利于COX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发酵的苹果醋醪中筛选鉴定得到1株热带醋酸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B104,为进一步提高这株热带醋酸杆菌的产酸能力,对其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成为接种量4.0%,培养温度30 ℃,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基初始pH值为5.5,10.0 g/L葡萄糖和体积分数为5.0%的无水乙醇为碳源,20.0 g/L酵母膏为氮源。在此条件下培养12 d,该菌株产酸量达到55.4 g/L,是优化前的1.5倍。  相似文献   
20.
在酸碱缓冲溶液中由紫苏醛与盐酸羟胺缩合合成紫苏葶,经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氢核磁共振谱图确定了产物紫苏葶的结构。研究了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以及紫苏醛和盐酸羟胺的投料比对紫苏葶收率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的pH为6.5,紫苏醛与盐酸羟胺的摩尔投料比为1∶7,40℃下反应6h,紫苏葶的产率和纯度可分别达到91.1%和98.20%。优化后的实验条件有效地抑制了紫苏葶的酸性分解,与文献方法相比,明显提高了紫苏葶的收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