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位置识别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损伤位置识别是对大型桥梁结构进行损伤检测的重要一步.以汲水门斜拉桥为背景,对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识别桥面结构损伤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网络,简称动态网络和GA网络,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动态网络的网络结构是根据训练进程而动态地确定的.GA网络是在训练中引进了遗传算法.比较了两种网络对损伤位置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应用神经网络的模式分类技术对桥梁桥面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方法是可行的.只需要较少的输入数据,两种网络均可产生较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大量的对索网结构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上的探讨论证了初态与迭代次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由原始数据(初张力、初形状和荷载)所定义的迭代指数ξ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指出,ξ表征了索网结构的计算工作量(迭代次数).ξ的公式指出,迭代次数只与初形状,初张力和荷载有关,与索的弹性模量和设置密度无直接关系. 根据本文提出的ξ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原始数据来预测计算工作量.更有意义的是,为如何恰当选取计算的初态以减少计算量、节省计算费用提供了可靠指导.  相似文献   
23.
水质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近年来包括水质自动监测、简易现场水质检测、实验室监测在内的水质环境监测技术和分析仪器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水环境监测技术的经验,并指出了未来水质监测的发展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
土壤污染分析中样品采集与前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样品成分复杂,不同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本文重点对重金属、VOCs类、农药类、二恶英类和PCBs的前处理及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我国目前各种土壤消解方法的优、缺点,还介绍了日本现行的土壤前处理方法以及有关简易快速前处理和测定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国内外环境分析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对美国EPA、日本JIS和我国现行的标准法系列和统一方法进行了比较,还报道了GFAAS测定的样品消解中,可能由于用水及酸类引起的沾污问题,同时对国外GFASS法直接测定固体环境试样进行了报道,环境形态分析是AAS法的主要应用领域,且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很快,以As、Pb、Sn的形态分析为重点,介绍了GC-AAS、HPLC-AAS、IC-AES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对于使用不同的固体样品处理方法,使用AAS测定定重金属也进行了介绍,本文引用至1999年国内外文献44篇。  相似文献   
26.
通过整桥模型试验, 探讨了悬索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首先面向损伤识别研究设计制作了长10m的悬索桥试验模型, 并通过模型误差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 基于悬索桥结构健康监测和试验检测的主要常用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结构损伤的灵敏性和相关性研究, 确定损伤识别策略. 采用有限元模型模拟可能的损伤工况, 从而生成BP网络的训练样本数据. 再将试验模型作为“实际结构”通过损伤模拟试验生成网络测试数据. 就试验模拟的损伤情况而言, 对损伤位置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6%, 相应的损伤程度识别精度也达到可接受程度. 显示了该方法较好的应用前景, 对基于监测系统的悬索桥健康状态识别与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7.
基于神经网络的损伤构件及损伤程度识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确定损伤构件及其损伤程度是分阶段损伤识别的最后一步,同时又是进一步制定结构安全运行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了在确定了结构损伤区域的条件下,应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同时实现对具体损伤构件及其损伤程度识别的方法。探讨了针对上述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构造和训练策略。应用提出的方法对汲水门斜拉桥桥面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仿真模拟。基于模态参数对损伤的灵敏度分析,选取了12个自振频率和损伤区域附近的6个振型分量作为构造网络输入的基本数据。网络的输出向量同时指示了损伤构件及其损伤程度。就模拟的10种损伤情况,当损伤程度达到60%以上时,有9种实现了正确的构件识别,半数以上给出了可以接受的损伤程度描述。  相似文献   
28.
孙宗光  贾希云 《水泥》2003,(3):61-61
我公司于1993年安装1台上海重型机器厂生产的2PF1010双转子式破碎机,使用至2002年9月份时,发现双转子出现振动,经静平衡配重处理,振动未见好转。后经打开转子两侧密封盖发现,转子空腔内积满细粉,经清理后振动加剧,遂拆除送协作单位作平衡试验,安装后振动消除,但随之轴承(皮带轮侧)温度逐渐升高,清洗换油后,使用10d左右,轴承温度再次升高(达105℃),并伴有异音,后经清洗发现,轴承外圈已呈波浪形曲面,不得不拆除更换。2次更换轴承后,又重复出现上述情况,于是我们怀疑配重可能偏向一端,配重时转速…  相似文献   
29.
针对中承式拱桥结构中短吊杆处较易率先疲劳破坏的情况,分析各个吊杆处的刚度差异。以某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吊杆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吊杆单元的弹性模量对吊杆进行等刚度设计,采用车桥耦合迭代的计算方法,得到车辆荷载作用下吊杆的应力响应曲线并计算冲击系数。对拱桥吊杆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并与初始模型情况比较,结果表明:等刚度模型短吊杆应力有明显下降,各吊杆间应力差异降低;吊杆的冲击系数降低,长短吊杆间冲击系数之差减小幅度达到50%;不平度等级对冲击系数的放大作用不随刚度调整而改变。说明对拱桥吊杆进行等刚度设计能够有效的平衡吊杆受力情况,使吊杆受到的冲击作用较为均匀,提高吊杆耐久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应用系统化原理分析软件设计的系统化方法与应用该方法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探讨软件系统静态结构与动态功效之间的关系和协调问题,讨论了在多目标软件设计中坚持整体性原则,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以保证全局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