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先秦时期的道家文献<老子>字数不多、字义晦涩、篇章之间存在脱节,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所以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老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困难.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先秦道家学派开山鼻祖老子的思想也不例外.理解了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有利于准确地把握<老子>一书所要表达的意涵.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老子所处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隐士群体的兴起以及老子作为史官的特殊身份,以期通过这种考察使人们在解读<老子>时所作出的判断和分析更贴近老子的本意.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联合粉磨系统工艺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显著的节能特点成为新建水泥生产线尤其是大型水泥制备系统的优选方案之一。如何充分发挥其工艺技术优势,增加企业获利能力,做好操作与管理成为企业共识。现结合我厂5000t/d生产线配套联合粉磨系统工艺生产实际,探讨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53.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铝镁钪锆体系的高强铝合金试样,并对该试样进行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研究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对试样进行高低温循环试验,以模拟空间环境温度变化,进而研究经过高低温循环后的力学性能演变。结果表明,对于该SLM制备的高强铝合金而言,退火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经过模拟空间环境的高低温循环试验后,试样力学性能保持不变,能够满足空间交变温度下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4.
为缩小线路维护巡视范围、快速定位配电网故障线路,提出以图和树的结构表示和处理配电线路区段信息的方法。通过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机理,给出了故障区段计算定位法和推理规则判定法,明确指出故障区段边线。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可在线求解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边线问题。  相似文献   
55.
杨新亮  徐武彬  李宝玲  姜超 《机电信息》2013,(9):146-147,150
根据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特征形式,提出合理的模型简化方法,以SME160+160t水电站用门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结合有限元方法,绘制出该门机金属结构门架的有限元力学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出门架模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期为今后此类门机的设计、其他动力学研究以及正确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微处理器在热加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和效能、降低了能源和成本.文中介绍了热加工及微处理器的特点,综述了微处理器在铸造、锻造、热轧、焊接、热处理这5种主要的热加工方法中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57.
概述了铲运机油缸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故障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58.
介绍节能量交易机制,国外节能量交易实施简况,中国节能量交易机制设计,节能量交易机制的作用和条件。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55SiCrA弹簧钢加热温度和时间对脱碳层深度和组织形貌的影响规律,运用Fick第二定律讨论了脱碳层深度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55SiCrA钢在750~1100 ℃加热时,其脱碳层深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超过1100 ℃后,脱碳层深度逐渐减少,1100 ℃时脱碳层深度最深;随着保温时间越长,脱碳层深度呈抛物线增长;与时间相比,脱碳对温度更敏感;在750~850 ℃加热时,脱碳组织以全脱碳层为主;当温度超过900 ℃以后,脱碳组织以半脱碳为主,全脱碳层变得很薄,全脱碳厚度基本不随加热温度发生变化,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弹簧钢55SiCrA轧制时的加热温度应为1000~1050 ℃.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决发泡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发泡不稳定及成型后抗拉强度不足的问题,该文通过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矿渣材料的低密度发泡混凝土。通过强度测试、泡沫完整性测试及微观分析,研究了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及体系的稳泡能力。结果表明:1)对比3种稳泡剂对体系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可以看出动物蛋白对体系的稳定效果最佳。2)体系反应温度为50℃时,制备的发泡混凝土干密度最小,能够达到250kg/m3。3)掺入适量的催化剂可以提高体系的发泡量,同时能够降低发泡混凝土的干密度。当催化剂掺量为1%时,其制备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0.2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