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33篇 |
免费 | 2599篇 |
国内免费 | 2136篇 |
学科分类
工业技术 | 539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2篇 |
2023年 | 1227篇 |
2022年 | 1365篇 |
2021年 | 1474篇 |
2020年 | 1147篇 |
2019年 | 1463篇 |
2018年 | 1479篇 |
2017年 | 726篇 |
2016年 | 858篇 |
2015年 | 1079篇 |
2014年 | 2538篇 |
2013年 | 1728篇 |
2012年 | 2063篇 |
2011年 | 2284篇 |
2010年 | 2125篇 |
2009年 | 2295篇 |
2008年 | 1963篇 |
2007年 | 2287篇 |
2006年 | 2165篇 |
2005年 | 1982篇 |
2004年 | 1812篇 |
2003年 | 1596篇 |
2002年 | 1304篇 |
2001年 | 1238篇 |
2000年 | 1402篇 |
1999年 | 1423篇 |
1998年 | 1283篇 |
1997年 | 1255篇 |
1996年 | 1270篇 |
1995年 | 1157篇 |
1994年 | 1057篇 |
1993年 | 964篇 |
1992年 | 973篇 |
1991年 | 961篇 |
1990年 | 896篇 |
1989年 | 709篇 |
1988年 | 278篇 |
1987年 | 267篇 |
1986年 | 216篇 |
1985年 | 224篇 |
1984年 | 188篇 |
1983年 | 171篇 |
1982年 | 168篇 |
1981年 | 143篇 |
1980年 | 123篇 |
1979年 | 67篇 |
1978年 | 28篇 |
1965年 | 17篇 |
1958年 | 16篇 |
1956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为了准确检测煤样的各种元素含量、灰分和发热量等工业指标,提出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进行煤样的光谱强度信息采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高能脉冲激光聚集在样品表面,分析等离子体释放出的元素谱线信息,得出样品元素含量和组成。而光谱信息采样的延迟时间是光谱检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研究延迟时间对煤样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弱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连续背景强度变化和相对标准偏差计算来判定测量煤样的最佳延迟时间。本研究选取山东济南众标科技有限公司的三种标准煤样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测试使用Nd∶YAG脉冲激光器,波长为1064nm。对于煤质的检测,采用AvaSpec Dual型光纤光谱仪,光谱探测波长范围为两通道195~467nm和615~973nm。延迟时间为247~252μs对三种标准煤样ZBM100、ZBM101、ZBM104的光谱信息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光谱信号强度和连续背景强度随延迟时间变化的关系,判断出247~252μs范围内的最佳延迟时间。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连续背景强度快速衰减,在250μs时,连续背景强度和光谱信号强度分别衰减到延迟时间为247μs时的30和50。其次通过在不同延迟时间下相对标准偏差的计算,判断出标准煤样样本中Al、Si、Fe三种元素最佳延迟时间为247μs、248μs、249μs所对应的标准偏差达到最小值,得到因选用标准煤样对象不同其相对标准偏差对应元素的最佳延迟时间也会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标准煤样ZBM100、ZBM101、ZBM104的光谱强度在247~252μs的最佳采样延迟时间为250μs。此实验研究结果,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探测和分析煤质检测的最佳延迟时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文介绍了水平极化和圆极化两种天线的特点和参数,通过当地发射台安装的两副不同极化天线,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收测其覆盖场强,将收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两副天线的覆盖效果,并据此对调频广播发射天线的更新换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基于钛TES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特性,器件尺寸范围为5 μm×5 μm到20 μm×20 μm,集成光学腔体后在1 550 nm波长实测的系统探测效率最高达到72%,最佳能量分辨率为0.26 eV。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流体模型提取了基于钛TES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特性参数(包括温度灵敏度、电流灵敏度、热容等),并模拟计算了基于钛TES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和能量分辨率,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结果表明优化探测器尺寸和临界温度,可以同时达到高探测效率和高能量分辨率,实现光子数可分辨的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 相似文献
996.
熊宇飞安辉周镒张颖金雄史锁兰臧琦崔斌 《安全与电磁兼容》2022,(2):68-71
毫米波通信作为5G的关键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各主要厂商已相继推出支持毫米波通信的设备,传统的检测认证系统无法支持这类设备的测试,亟需开发适用于这类设备的检测认证测试系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通过跟踪当前毫米波蜂窝设备的主要市场上FCC认证规定的毫米波蜂窝设备的要求,研究其认证测试方法,结合实际测试需求,搭建了自动化的测试系统。目前该测试系统已完成了测试功能的调试,并为多家设备厂商提供了测试认证服务,解决了毫米波蜂窝设备出口的检测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 Rechargeable Sensor Networks, WRSNs)是由若干个可无线充电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形成的网络。利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作为移动电源,对WRSNs网络中传感器节点进行充电,将无人机飞行能耗联合传感器节点充电量作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惯性权重线性递减混合粒子群算法,对无人机的充电路径进行规划。仿真验证表明,相比传统的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该算法在收敛速度、无人机飞行能耗以及传感器节点充电量等指标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