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采用Zetasizer Nano 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硫酸钡的粒度进行了测定条件研究,首先考察了超声时间对粒度测定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分散剂、分散剂浓度、分散介质及纳米硫酸钡固含量等因素对粒度测定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测定纳米硫酸钡粒度的最佳条件,即在超声分散15 min,选用质量浓度为1 g/L的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蒸馏水作分散介质,纳米硫酸钡质量浓度为0.35 g/L时,激光粒度仪测得的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针状纳米级碳酸钙的工业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小试、中试(70 t/a装置)、工业化试验(25 kt/a工业装置),在自研的多组分结晶导向剂的作用下,较高温度(35~75℃)、较高浓度(7%~12%)碳化工艺条件下合成粒度分布均匀,粒径为10~20 nm,长径比为15~20,比表面积≥90 m2/g,总孔容≥0.26 cm3/g的针状(晶须)纳米碳酸钙。经在乳胶漆、PVC制品中试用,均取得理想效果。文中还给出了10 kt/a针状(晶须)纳米级碳酸钙新建与改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3.
对中国碳酸钙工业近60 a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中国碳酸钙工业经历了探索前进、蓬勃发展、提档升级3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碳酸钙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并稳步迈向碳酸钙生产强国。从产业总体情况、产品和技术装备3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碳酸钙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碳酸钙行业应走创新驱动、集约化、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开发精细化、功能型、专用性碳酸钙产品;生产装备方面力争实现大型化、连续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54.
七水硫酸镁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七水硫酸镁为原料,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取轻质碳酸镁联产硫酸铵新工艺.考察了硫酸镁溶液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热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轻质碳酸镁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热解温度对产品纯度影响最为显著.当硫酸镁溶液质量分数为40%、反应温度为35 ℃、热解温度为 90 ℃时,所得轻质碳酸镁产品符合HG/T 2959-2000工业水合碱式碳酸镁优等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5.
水污染是当前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工艺具有绿色、高效和工艺简单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用。本研究对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着重讨论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过程常采用的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碱土金属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对臭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促进作用,对提高这些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pH值、臭氧浓度、催化剂剂量和有机污染物浓度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物过程的影响。指出目前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活性组分的流失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下降。在今后的研究中,开发和制备新型、高效、绿色、稳定的催化剂以及探究最佳工艺条件仍是研究的重点。可以通过提高催化剂的吸附能力以改善臭氧在水溶液中的传质,促进臭氧分子的分解,还可以通过不同活性组分的协同偶联有效抑制活性组分的流失,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同时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以达到高效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无机纳米粉体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介绍了无机纳米粉体的制造技术和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进展和应用状况,讨论了目前无机纳米粉体制造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其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57.
采用SiO_2包覆纳米CaCO_3,制得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CaCO_3/SiO_2·nH_2O具有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特点。将其加入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中,涂膜的硬度、附着力、耐冲击性和耐老化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光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8.
耐酸性纳米CaCO3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超重力技术制得的 3 0~ 60nm的CaCO3进行改性 ,在纳米CaCO3的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致密度的SiO2 包覆膜 ,使其耐酸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采用TEM、BET、XPS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 ,并分析了耐酸成因。  相似文献   
59.
通过比较树脂的脱色效果、脱色条件、树脂再生方法对多种树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显示,D 201吸附树脂脱色性能良好,再生使用次数多,回收率稳定,适合维生素C交换液的脱色,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与传统工艺相比,树脂脱色工艺具有生产简单、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基摩擦材料普遍存在热衰退问题,探索解决摩擦材料的热衰退问题一直是摩擦材料研究的热点。无机黏结剂具有承受高温的特点,有望替代树脂黏结剂成为摩擦材料用黏结剂的材料。采用硅酸盐作为黏结剂,丁腈橡胶为韧性改良组分,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摩擦材料。研究了硅酸盐种以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加压碳化法制备碱式碳酸镁。考察了二氧化碳分压、反应温度、搅拌转速和反应时间对碱式碳酸镁颗粒形貌影响,同时探究了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其视比容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对产物的形貌、物相和热分解做了表征。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分压为0.6 MPa、反应温度为90 ℃、搅拌转速为200 r/min、反应时间为2 h得到的碱式碳酸镁为大小均匀、片层交叉堆积的规则球体,其视比容最高为10.54 mL/g。类及用量、橡胶含量对摩擦材料冲击韧性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摩擦材料磨损表面的形貌并分析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钠钾比(物质的量比)为2∶1的混合硅酸盐制备的摩擦材料基体间的结合力较强,综合性能最优;适当含量的硅酸盐可以为摩擦材料提供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可以实现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在全部测试温度范围内的平缓稳定,有效地改善了摩擦材料的抗热衰退性能;适量橡胶的加入可以提高摩擦材料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