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东线江都四站实型机组高效稳定运行,对模型装置不同叶片转角下的装置性能、空化性能和飞逸转速进行了测量,确定了水泵的扬程、效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工况下的最大飞逸转速.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模型流量大、效率高,符合节能改造要求,在叶片转角ψ为+2°时,最高效率达到79.34%.采用高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对不同工...  相似文献   
32.
离心泵选型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心泵选型软件系统是一个较复杂的数据库开发应用系统。产品资料数据库是整个选型软件系统的基础,水泵选型模块是整个选型软件系统的核心。本采用Microsoft Access 97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较复杂的水泵产品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介绍比转数n_s=400斜流泵模型的研究结果。分析某些几何参数,如叶片进口冲角、叶轮叶片数、叶片间有效进出口面积比、导叶叶片数、导叶进口喉部面积等的选择、计算和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双流道叶轮模具制作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流道叶轮由于流道对称、平衡性能好;通过能力也优于双叶片叶轮,因而在污水泵中广泛应用。其形状和普通离心泵大不相同,模具的制作方法也不相同。本文介绍双流道叶轮模具的制作方法、样板制作和检查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5.
旋流泵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小型疏浚挖泥船用旋流式泥泵的模型试验结果及转速变化后的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6.
一、前言在许多企业中,很早就已提倡节能了,这种节能通常是通过提高泵的供水和扬水设备的综合效率达到的,着眼于泵或各种机械本身的效率这当然是必须的,但就在这周围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大量的能量白白地浪费掉了。例如从高压供水管路分出一部分输入大气压力下的容器里时,一般都在这种分支管路中装设节流阀,即可减压同时又能适当地调节分支流量。可是,利用阀来减压是一种单纯的压力损失,即能量损失,在分支多的情况下,回收这部分能量就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模型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主要用于水利、市政、电厂和船坞等部门的供排水,在核电、舰船的喷水推进方面也得到了重要应用。为了给南水北调等工程提供优秀水力模型,进行了轴流泵、贯流泵、双向泵和导叶式混流泵水力模型的试验研究,这些模型已在南水北调等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用其中一些模型进行了几个具体泵站的装置模型试验。介绍了泵(段)模型和泵装置模型的试验结果,分析泵段特性和装置特性之间的关系,为大型泵站水泵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大型轴流泵汽蚀与选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运行的大型轴流泵汽蚀现象十分严重,大都由于设计时选型不当所致。为了有效地防止汽蚀现象发生应当合理选型。本文首次提出了指导大型轴流泵选型的nD值准则,并介绍了一种确定淹没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关醒凡  郭乃龙 《流体机械》1994,22(11):14-16
从叶轮和压水室匹配的角度,定量地研究了叶轮、压水室几何参数对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一、前言 双吸泵不拆进出水管路,打开上泵盖,可吊出转子,因而检修十分方便;叶轮两侧对称,轴向力自行平衡,轴承的结构简单而且运行可靠;两端轴封承受吸入压力,轴封问题容易解决;因为不存在平衡装置泄漏,两侧叶轮共用一个压水室,只有两个盖板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