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6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有效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用户四者之间在各方面的深度合作,有效促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效推进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教育形式.而电气工程专业作为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更应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形成高校教育特色,促进校企双方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来打造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32.
近几年来,发行于山西省长治老区的上党晚报受到读者的好评,并连续获得“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晚报”等荣誉称号.其中,新闻时评功不可没.如果说各类新闻构成了报纸的血肉骨架等主要内容,时评则是激情之后的冷思考,赋予报纸灵魂,是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3.
加快消费合同制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消费关系的法的形式,即消费合同这一微观的制度设计上。对干消费合同 的研究应在传统合同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探寻支撑其制度内涵的经济动因,并以此作为把握其制度变迁的 理论主线。  相似文献   
34.
Model—It是美国GoKnow公司开发的一款用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可视化建模和模拟仿真学习软件。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整合科学课程内容,整理学生的思考过程。利用Model—It学生可以为课堂上学习的科学现象建立模型,并通过模拟仿真来测试所建的模型。这个模型体现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可以反映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理解程度。Model—It虽然是一款应用型小软件,但使用它建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决策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目前,Model—It还没有引进国内,本文旨在为广大教师介绍这种适合于小学生学习的小软件,以期得到关注。下面结合实例说明使用Model—It建立模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5.
从绩效评定的角度出发,借助项目管理学的过程控制理论和经济学中关于时间效益评定标准的论述,结合田径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对所收集到的一些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时间效益"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6.
正教育之功,在文明人类之接续,经世济民之肯綮,民族勃兴之基底,型构未来之肇始。准此以解,自有文明社会以降,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未有不重视教育之著例。然对教育圭臬之领悟,教育制度之厘定,  相似文献   
37.
低品位热能与潮汐能驱动的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低品位热能和潮汐能驱动的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其特点是利用潮汐能代替传统电泵为系统运行提供动力,从而减少了系统运行对稳定电力供应的依赖,降低造水成本.根据该技术的原理,设计搭建了一套试验系统,测试并分析了给海水温度和加热水温度对该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水温度为65℃,系统绝对压力为25kPa时,系统的淡水产量为27kg/h.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发现,选择合适的加热水温度是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8.
笔者听过一些教师的好课,写点东西用着的时候,会去找执教老师,想把那些细节找回来,然而,教师却早忘了。当时教师临场的“火花”,学生的精彩闪光点,竟没有一点痕迹留存在执教者的心里,有的连当时打印教案也没留存。我很遗憾,当然遗憾的不仅仅是找不到这些有用的教学细节,也正好验证了长时间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有的教师有时课讲得很好,但有时却不怎么样,公开课能上演精彩,随堂课却会“砸锅”,确实在教学上没有用够“心”,只是当任务完成而已。这就是素质不错的教师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我们成天泡在教学里的教师,遇到的精彩的东西肯定不会少,遗…  相似文献   
39.
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法,调查分析急行跳远产生肌肉酸痛的特点和在运动后拉伸肌肉加小幅度、小负荷、快速运动缓解学生肌肉酸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肌肉酸痛常在运动后8—24小时出现,24—28小时内达到顶点,持续5—7天或更长时间;实验组缓解肌肉酸痛的效果较好,身体素质指标恢复快。  相似文献   
40.
胡海涛  ;王天峰 《科学课》2014,(5):101-103
我理解的科学课堂是一片大海,学生则是一叶扁舟,老师应当带领学生在风浪中破浪前行。我以和孩子聊天的方式拉开了《小帆船》这节课的序幕。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仔细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老师还有问题问大家。 (播放帆船竞技视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