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跨学科教学”重新进入研究者视野,成为热点话题。文言文因相较于现代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的特殊性又引发了格外关注。文章结合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利用在高中语文课堂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优势,试图从课前预习、课堂研讨、课后巩固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探究高中文言文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对学生知识基础的教学思考 1.“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需要一年级学到的上下左右的位置的知识,三年级学到的东、南、西、北四个基本疗位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师生间怎样形成有效沟通,如何促成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联络,意愿的表达,如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做了大量的探索,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因此,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丰富作文教学途径,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因此,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丰富作文教学途径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设疑激趣兴趣以需要为基础。笔者根据小学生好奇的特点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 ,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景 ,从而揭示矛盾 ,促使其产生探究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 ,积极动脑思考。在教学“三角形的三内角和等于180°”时 ,我采用“猜度数”的游戏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我请同学们都量出他们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学具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并报出其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及时的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在激发兴趣、减负增效、实践反馈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课堂而言,媒体出示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教师设计使用的媒体时机,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7.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高水平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校风、学风的核心,是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更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工作。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关联、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在中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开放大学的战略任务。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对于推进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习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反复的练习操作之后,能够正确地掌握某些知识、技能或者动作的过程。学习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式教学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能起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法比较适合人数少的课堂教学,费时长,容易忽略个别不参与学习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选取两篇演讲范文进行文体比较,一篇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28日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另一篇是2005年4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来中国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这两篇演讲有很多共同点,如:演讲者都是美国人,都处于领袖的地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同时也有很多不同点,如:两篇演讲的时代不同、针对的听众的国籍不同、演讲的内容、目的、作用也不同。该文旨在从语音、代词、修辞手段、时态、句子类型等五个方面对这两篇演讲的文体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探析公共演讲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