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业科学   4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61.
在阐述古浪县水资源概况及近期水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问题,分析了古浪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对古浪水管单位在推进水权、水价机制改革前提下的水权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上海宾馆饭店的室内植物造景的调查与分析,着重对室内植物景观设计现状进行三方面研究:(1)宾馆饭店所运用的景观植物及其观赏特性;(2)宾馆饭店的植物布置;(3)结合实例讨论植物景观美化室内空间的形式。同时归结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3.
从丽水气象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入手,分析近20余年来丽水市及所属气象台站在人才队伍结构上的动态变化,结合遂昌、云和2个气象局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个例分析,查找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丽水气象人才队伍的合理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4.
沟垄集雨对旱地燕麦前期水热状况及发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沟垄集雨处理对旱地燕麦前期水热状况及发育期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T3可以显著的提高作物耕作层的水分,显著高于处理T1。处理T1地温的日变幅最大(8.8℃),处理T3最小(5.8℃)。处理T3与T4的出苗率最高,分别为67.88%和65.85%,显著高于处理T1(49.51%)。处理T3到达苗期的发育期最短(22d),显著小于处理T1(29d)。可见,处理T3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生育前期的土壤水温条件,提高出苗率及缩短作物的发育期。  相似文献   
65.
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的临时保持系12-148-204-F14TAM、204TAM分别与双隐性核不育系5A杂交,研究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对5A中不育基因ms1ms1ms2ms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frf基因对ms1ms1ms2ms2的不育性表达没有抑制作用,而对9012A中不育基因ms3ms3ms4ms4的具有专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对白银市日光温室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9年,抽样蔬菜产品的合格率逐年上升,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7.
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丽水农村气象服务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丽水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等,提出在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示范地点试验安排在184团6连,土壤类型为灰漠土。2.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A为盐碱土壤改良剂处理,667米2用量1500毫升;处理B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500米2。  相似文献   
69.
为比较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与柠条带状配置修复退化草地的防风蚀机理和防风蚀效果,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及相关配套设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寒旱区的保护性耕作农田、传统旱作农田和退化草地、柠条带状配置草地进行风蚀风洞原位测试,研究其风速廓线、输沙通量等风沙运动规律,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的防风蚀情况。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农田、柠条带状配置修复草地的输沙通量随地表高度的变化呈"C"字形分布,有别于传统耕作农田和退化草地的输沙通量随地表高度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迅速衰减;保护性耕作农田、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的防风蚀机理,主要在于保护性耕作农田的直立残茬和柠条带状配置可对近地表风速产生阻挡、分解、疏散作用,从而使近地表风速造成不同程度削弱;当风洞中心风速为11 m/s时,在距地表50 mm处保护性耕作农田相比传统耕作农田的风速降低率达86.44%,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相比退化草地的风速降低率为70.69%,近地表风速的降低是保护性耕作农田和柠条带状配置草地有效防治土壤风蚀的根本原因;保护性耕作农田和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的风沙流主要活动在距地表40 cm高度以下,占总输沙量的90%左右,而对照传统耕作农田和退化草地的风沙流则主要活动在距地表20 cm以下,占总输沙量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东京黄檀Dalbergia tonkinensis种子形态和播种品质间的产地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方法】以东京黄檀为研究对象,对引自越南的10个产地47个家系的种子开展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结果】东京黄檀种子长、宽、厚的变异幅度分别为10.22~15.43、5.76~8.56、1.59~2.56mm;千粒质量变幅为64.90~153.73 g;发芽率最高的是Gia Lai产地,达72.6%,其次是Bǎc Ninh产地,为69.4%,最低的是Huê产地,为30.0%。产地间种长、种宽、千粒质量、发芽势、发芽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厚宽比、发芽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以种厚和长宽比在产地间的差异为最小;产地内不同家系种长、种宽、种厚等性状的差异显著。产地间种子千粒质量变异远远高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变异,前者种子千粒质量变异幅度为72.410~139.671 g,后者种子千粒质量变异幅度为76.77~118.11 g。发芽率与千粒质量及种子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质量、种长和种宽与海拔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京黄檀不同产地可划分为3个主产区。【结论】种子大小及比例是影响种子发芽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东京黄檀种子产地可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