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及时发现、准确检测对本病的防治和根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传统的细菌分离、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对布鲁氏菌诊断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布鲁菌种型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布鲁菌种型较多、宿主广泛、传播途径多样,因此有必要对布鲁菌进行准确的种型鉴别,以利于该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布鲁菌种型鉴定提供了愈来愈丰富的手段,并逐渐成为布鲁菌遗传溯源研究的重要工具。MLVA和real-time PCR技术因具有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布鲁菌种型鉴定研究关注的热点。多重PCR、RFLP、RAPD和REP等技术也在布鲁菌种型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布鲁菌种型鉴定上的应用现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3.
伪狂犬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一种可感染多种动物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作者综述了到目前为止的伪狂犬病诊断技术,其中包括传统的病毒分离技术、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着重对目前在全世界应用广泛的ELISA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4.
胶体金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体金是氯金酸在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的金颗粒,其特点是:根据需要可制备大小不同的金颗粒(直径在1~150nm之间)。颜色呈桔红色到紫红色。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1962年Feldherr第一次介绍了胶体金可作为一种电子显微镜水平的示踪标记物。Faulk(1971)把胶体金引入免疫化学.这一年被公认是免疫胶体金技术诞生的一年。  相似文献   
45.
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法从23个鸭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为新城疫病毒。该毒株ELD50为5.85log10,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92.5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5,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3,属于中等偏弱毒力的毒株。该毒株不引起6周龄雏鸡发病。结果表明家鸭也能感染NDV。  相似文献   
46.
利用16S rDNA快速鉴定C群链球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应用PCR方法,根据16S rDNA两端的保守序列,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扩增待检细菌,然后对扩增产物DNA片段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经与Gen 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后,发现该未知菌属于链球菌C群。该方法比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省时省力,并且能将细菌定型到群,结果准确、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47.
肉鸭鸭疫理尔默氏病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发生的肉鸭鸭疫理尔默氏菌病的自然病例和试验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发现其剖检变化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为特征,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为浆膜的纤维素性或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肺、肾、脑、心等实质器官严重的淤血、甚至出血,肝细胞弥温性的脂肪变性以及心肌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的颗粒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萎缩、间质水肿,脾脏以及部分病例胸腺的淋巴滤泡萎缩。  相似文献   
48.
应用氯化铭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结合Dot-ELISA试验、 ̄(32)P标记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从DHBV阳性的启东鸭血清中分离得到高纯度的DHBsAg颗粒,直径范围40~60nm,在CsCl溶液中的浮密度为1.15kg/L,大多数呈10nm厚的空心结构,形态不规则,近似球形,部分颗粒表面有凹陷结构,少数颗粒表面出现缺刻。以纯化的DHBsAs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高度特异性的兔抗DHBs血清及其纯化的兔抗DHBsIgG。  相似文献   
49.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我国于2019年8月在新疆伊犁地区首次确诊该病。快速准确检测是防控该病的关键。目前,应用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环介导等温扩增等分子检测方法,已实现了LSDV与其同属不同种病毒的通用检测和鉴别检测以及LS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区分;应用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蛋白印迹试验(WB)等免疫学方法,可进行羊痘病毒属的特异性抗原与抗体检测,而对于LSDV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尚有待研究。LSD作为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外来动物疫病,有必要运用快速准确的分子或免疫学检测方法加强监测。本文概述了LSD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为我国LSD诊断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高校图书馆员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继续教育,加强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掌握网络操作技能和数据库开发技术,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专业学科馆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